新能源发展 明年聚焦三大类
图/本报资料照片
三项再生能源短期目标与可能实绩
再生能源开发出现新进展。台湾再生能源两大支柱,离岸风电与太阳光电持续推进之际,经济部能源署指出,二次能源转型以稳定型的再生能源为主,目前最佳选项为地热,也纳入海洋能与氢能,
三类再生能源均于2025年列出发展目标。
其中颇受期待的氢能,因属全球未来能源的新趋势,中油参与的两个南部加氢站,预计2025年第一季揭幕。惟重点仍在于成本及价格下降的速度。
能源署官员说明,较成熟的再生能源,例如太阳光电,屋顶型目标2025年达到8GW,在2023年就已达标,地面型目标12GW秉持「一地多用」策略,还在积极发展,也考虑将屋顶型占比调增;离岸风电部分,目前的挑战在于水深30公尺的场址,已使用的差不多,要往更深的海域布建浮式风场,现已有风电业者投入。
官员强调,光电与风电都受限天气状况,并非稳定的再生能源,稳定型再生能源首选为地热。据能源署统计,至今年7月底止,台湾以并网的地热装置容量为7.29MW,与2025年20MW的目标还有段距离。开发或规划中的装置容量共59.46MW,分别有九处、24案。
能源署指出,2025年地热关键案场,包括台泥绿能1MW、宏仑1MW、太乙1MW、结元硫矿子坪4MW,以及中油土场二期4MW与中油土场三期5MW。台湾分别有裂隙型的宜兰清水、仁泽,变质岩型的台东金仑,以及火山型的大屯火山三种地热,目前看来会集中在火山型。
由于大多地热潜力位于超过3,000公尺深处,2026年后的目标,是引进地热关键技术如EGS(增强行地热系统)、AGS(先进型地热系统)。
除中油有超过3,000公尺的凿井技术,台电也与台汽电、台湾倍速罗得(Baseload)、GreenFire Energy、贝克休斯(Baker Hughes)、泰京一起打造国际地热队,目标明年10月完成地热模型、未来在大屯山引进AGS技术。
至于海洋能方面,官员表示,国际间较成熟的技术是潮汐发电,但会衍生生态问题,在台湾恐遇阻碍,而洋流发电、波浪能需有强大的结构技术。目前已不只一家业者参与波浪能案场开发,以科国际以中型浮子方式,最快在2025年内建置示范场域,最重要的浮子将是「台湾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