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管控风险 赖清德应上桥对话

赖清德(本报系资料照片)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习二会」的喊话,准总统赖清德如何「接球」关乎两岸未来走向。尽管两岸当前存在一定分歧,但既然习近平已搭好桥、搬好台阶,赖政府不该闪躲,反之,若能够借力使力「上桥对话」或「下台阶化解紧张」,未来4年就可能扮演关键角色,化被动为主动,开创两岸新气象。

习近平抛出「两岸一家」或是「乐见大陆民众多去祖国宝岛看一看」等涉台论述,是善意喊话也好,或是糖衣毒药也罢,对于520后即将上任的赖清德来说,都有必要正面以对,不能也不该相应不理。

过去8年,两岸关系难有突破,固然与北京强硬施压、处处设下政治前提有关,但另一方面也跟民进党政府拚命「划界」态度有关。蔡政府的划界思维是,如果两岸关系是一场游戏的话,既然游戏规则对我不利,就干脆不玩。

此一思维乍看颇有道理,毕竟「不玩就不会输」,至少落个扯平。但现实是,两岸关系永远不等于一场游戏,玩家也不只有两岸官方,更多是两岸民众,筹码也不会只是政治外交上的唇枪舌战,更多是老百姓的生计福祉。

正因如此,赖政府执政后,更有必要调整两岸政策的思维。在划界向对岸凸显彼此歧异的同时,不能画地自限,反而应该在站稳台湾立场的当下,进而与北京或多或少交手过程中,努力去辨识出「危险」与「风险」的差别。

所谓「危险」意味必然面临一定的损失;而「风险」则代表损失与获利可能参半。面对强势的大陆,赖政府该扮演的是管控风险的角色,想办法在互动之中找到台湾的利基,而非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将北京视为「洪水猛兽」。

思维的转变才能带来两岸政策的改变,也能创造出回旋余地。习近平的喊话必然有其政治性,但当下习近平直球投来,赖清德要就全力挥击或触击短打,都好过原地不动被「三振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