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缺外銷策略 靠補貼能撐多久?

中国大陆从二○二一年三月,陆续暂停我国部分农渔产品进口输陆,尽管农业部祭出各项奖励措施、运费补贴,多次宣称我国农产品已持续进军高消费国际市场,不过摊开每年的农贸统计来看,出口产值却是连两年都在衰退,除了大环境外,最大问题恐出在外销策略不明。

包括喊了多年的农业冷链及物流体系未解,加工产业也欠缺多元产品研发,一味销售台湾农产品,却不知道对方要什么,当无法做到品质品规一致、长期稳定供货,加上又要克服长途运输,当然外销遇困境。

农业部多次称已大幅降低对中国大陆市场依赖,只是因禁令未解,衰退并不让人意外,但部分产品转移到香港,也只是变身为转口贸易再进入大陆。陆港加起来,就占我国农产品外销的两成,显示即使中国大陆对台下的农产品禁令、以及未来可能停止的ECFA早收清单关税减免,中国大陆仍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市场。

为了转移大陆市场,农业部用各项奖励措施,运费补贴等,撑出美日外销量,但运费涨、升息、币值贬,消费力薄弱,面对大环境的不确定短期间无法舒缓,这些用力撑垫起来的市场,还能撑多久?

外销农产品,若要用生鲜硬碰硬,从生产、管理、产销、防检疫、法规、验证,国际谈判上整合每个环节,恐怕都需要重新梳理;尤其要卖得更多、更远,产品提升为重中之重,即便转型加工品,也需要精准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

以石斑鱼来说,仅华人吃活鱼,其他消费市场只接受冷冻鱼片,但加工成本贵,缺工严重,每个市场所需要的规格也不尽相同,我国加工技术的提升,以及客制化的能力愈高,也才愈有机会打入其他的市场。

我国把农产品外销的希望放在日本,日本农林水产品二○二一年出口已破一兆日圆,日本政府设定二○二五年农林水产品和食品出口总额要达二兆日圆、二○三○年达五兆日圆,反观台湾农产品整体的销售策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