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食安急驚風 中央救援慢郎中
卫福部次长王必胜(中)表示,昨晚6点首次召开跨部会专家会议,包括食药署长吴秀梅(右)、疾管署副署长曾淑慧、法务部等,共同讨论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后续处理事宜。记者沈能元/摄影
宝林茶室食安风暴已酿两死,迄今死因不明,人心惶惶。其实,地方政府穷尽所能都很难力阻憾事发生,需仰赖拥有庞大资源的中央政府支援,此次跨县市通报机制、强化地方实验量能和跨部会调查等「三大面向」,中央政府都有检讨空间。
第一起死亡个案于本月廿二日至宝林茶室用餐,廿三日就医、廿四日死亡;北市卫生局获报后派员到餐厅稽查和采检、廿六日勒令餐厅停业,再循线查出食材供应商,清查是否扩大流入市面。可是在这名死亡个案之前,已有多人就医甚至病况严重的住进加护病房。
部分个案病程发展快速,甚至十二小时内恶化成肝衰竭、败血性休克,医院诊察个案第一时间就算判断食物中毒,大多仅依常见案例处理症状,若通报机制健全,发现显然异常案例就要求医院通报中央及地方政府,或许能让病患及时获得最妥适的医治。
卫福部次长王必胜廿六日才表示要会同北市卫生局一同稽查,这已是个案死亡后的两日,当定调为「重大食安事件」更已距「黄金救援」一段时间,中央若能及时通令各医院、各县市政府卫生局注意类似「非典型食物中毒」案,或许能避免民众因状况不明而恐慌。
检方直到昨天才整合双北三个地检署,并由北检负责侦办,法务部长蔡清祥说若业者有刑责,检方会严正处理,但这句话起码慢了三天,若真有犯嫌不早已串灭证完毕。
地方政府采检的实验室量能不如中央,既然检验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都呈阴性,有赖食药署实验室进一步厘清,但连首善之都台北都未拥有可初检罕见细菌病毒的实验室,显然中央在各地建制实验室量能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