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粤商|毕马威彭富强:粤商“出海”要用好香港这座桥头堡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庞成 广州报道

近年来,广东企业在“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化战略中走得更深、更远。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初,已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的广东上市企业,536家广东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海外收入8193.6亿元,同比增速达15.9%,境外业务收入占其总营收的17%,较2020年上升3个百分点,高于11%的全国总体水平,大湾区企业出海效果,其中民营企业是当前企业出海的中坚力量。

近日,广东省政协委员、毕马威中国战略与发展中心主管合伙人彭富强向南方财经《新粤商》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对外贸易活跃的地区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凭借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坚实的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优势,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核心引擎地区。

广东省政协委员、毕马威中国战略与发展中心主管合伙人 彭富强 受访者供图

彭富强表示,毕马威多年来持续支持各类企业开展跨境业务,也逐步观察到粤商在“出海”方面的一些新趋势。

从行业来看,汽车、家电、电子设备等制造业企业是当前广东企业出海主力军,在全球为“广东制造”擦亮招牌,其境外收入占比于2024年上半年分别达到27.6%,34.1%,47.7%,较2023年分别上行4.8、3.1、7.5个百分点。

从出海区域来看,近年来,不少广东企业将目光从过往的欧美传统市场,延伸至东南亚或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新兴市场,展望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出海目的地仍将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

企业出海路径包括跨境并购、绿地投资以及技术出海。从出海路径来看,绿地投资仍将是主流出海路径。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未来,企业绿地投资模式或由现阶段的产能出海逐步向“产能+产业链”出海模式转变。

从主体来看,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企业出海的中坚力量。中国企业出海投资的发展早期,国有企业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主体。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截至 2023 年末,民营企业非金融对外投资占比达到了47.8%,占比逐渐提升。展望未来,民营企业仍将是出海的主力军,更是粤港澳大区出海企业的主要构成。

彭富强建议,粤商在本轮企业“出海”浪潮中,可以用好香港在金融、贸易物流、专业服务和科技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作为企业“走出去”的第一站、桥头堡。

例如,在金融方面,香港是亚太重要的银行和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金融服务体系。此外,香港也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资料,至2024年7月,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占全球人民币支付交易约83%。“出海”企业在港可以获得便利的存款融资、国际结算等国际金融服务。

在贸易物流服务方面,香港港口是中国唯一的自由免税港,其航运和空运服务也处于国际顶尖水平,香港还拥有清关快、效率高、深水“补时港”、营商环境稳定及法律体制完善等优势,企业可以充分运用香港的服务提高外贸交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专业服务方面,香港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制度、采用国际标准会计准则的城市。由于准则标准与内地不同但又与国际相接轨,香港成为内地出海企业寻求专业服务的理想平台。

在科技赋能方面,香港凭借本土高校和人才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及与中国内地乃至全球各地的紧密联系,正在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内地企业产品产能出海,需要通过技术革新保持竞争力,香港可以作为出海企业区域研发中心,为企业的创新诉求赋能。

彭富强表示,随着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上市融资和并购活动加快、企业出海和全球化趋势明显、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不断,香港可进一步服务湾区经济发展和企业未来需求,尤其创新和跨境金融产品,这有利于香港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相关专业人才对于多样化场景的探索,也有利于稳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助力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金融强“湾区”。

此外,彭富强还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着各种各样复杂而多元的挑战,如审慎考量出海目的地的投资政策、精细筹划跨境税务、高效管理海外公司财税、战略部署境外人力资源以及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等,这些都成为每一个出海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彭富强表示,长期以来,毕马威积累了对出海企业有价值的经验和案例,可支持企业更高质量地“走出去”,同时,毕马威也能结合出海热门国家的投资政策,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出海战略规划,包括市场选择与规划、产品与服务定制化、投资评估决策与执行、税务架构统筹与设计、合规治理与风险管理、全球化人才战略与管理以及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助力企业出海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