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在右、肝脏在左!为“镜面人”肝移植,手术反着做

赵女士是发生率仅为约两万分之一的全内脏反位人群,即俗称的“镜面人”。67岁的她腹内器官位置和常人完全相反,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刘超教授带领医院肝移植团队为身患肝功能衰竭、肝癌等疾病的赵女士成功开展了全内脏反位肝移植术。

肝病进展20年,肝移植是唯一治疗方法

赵女士已经肝病折磨了20多年,她患有肝硬化,全身皮肤发黄,眼球发黄,而且因为脾大,在医院接受了脾切除术的治疗。治疗后,赵女士病情稳定。在5年前,赵女士病情进展明显,出现了昏睡、双手震颤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肝性脑病,予以保守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昏睡仍反复发作。1年前,赵女士出现间断排黑便的现象,诊断为消化道出血。5个多月前,赵女士又发现了肝占位,在北京某医院就诊进行肝穿刺活检提示为肝癌,随后接受了两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手术。

就在半个多月前,赵女士病情危重,此时她除肝功能衰竭、肝癌外,还出现肺动脉高压、肝肾综合征等合并症,且已无尿一周余,需通过血浆置换、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当赵女士来到广州治疗时,刘超教授表示,“在这么危重的情况下,肝移植是赵女士回归正常生活的唯一希望。”

镜面人!移植手术反着做

令移植团队吃惊的是,赵女士整个内脏位置反位,也就是俗称的“镜面人”。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看出,赵女士的心脏位于躯干右侧,肝脏位于左侧,这无疑使赵女士的移植之路难度陡增。

刘超教授介绍,国内外关于“镜面人”肝移植的案例报道屈指可数,可供借鉴的经验极其有限。全内脏反位带来的解剖变异对脉管重建的影响如同“左脚穿右鞋”,给手术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赵女士入院后,刘超教授团队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一场与常规“相反”的移植手术被提上日程。在手术中,刘超教授团队成功为赵女士实施了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手术中,刘超教授团队根据术前的精准设计,将供肝顺时针翻转了45°,仍然把体积较大的部分放在了赵女士的右侧腹腔。

看起来简单的肝脏翻转,实际上造成了脉管“乾坤大挪移”式的变化,正常的肝组织变成了静脉血管必须翻越的“山丘”。刘超教授凭借三十余年复杂肝胆外科手术和肝移植手术的经验,根据腹腔空间和肝脏结构仔细调整位置,精准缝合所有脉管,新肝开始在赵女士体内运转。

术后,赵女士的肝功能很快恢复正常。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赵女士的心、肾功能也逐步恢复,不再需要血液透析,并于近日顺利康复出院。

“这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患者的信任和手术团队过硬实力的共同体现,也标志着医院肝移植领域的技术水平步上了新台阶。”刘超教授指出,自2019年1月重获肝脏移植资质以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移植团队共完成400余台肝移植手术,包括29例劈离式肝移植、3例亲体肝移植、2例肝肾联合移植、10例二次肝移植、14例腹腔镜辅助肝移植、3例全腹腔镜全肝移植术等高难度肝移植手术,肝脏移植质量位于全国前列,为患者提供了先进的治疗方案。

文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睿、吴文睿、刘文琴图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