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之丘/读书心得:源泉(The Fountainhead)

文/毛毛

还记得被我评为我心目中最伟大小说的「阿特拉斯耸耸肩」吗?虽然现在不再认为她是最伟大,但也还是够伟大了,不过,我必须说,我更喜欢这本「源泉」喔!

其实这本书成书较早,但是兰德女士成名作,但基本上,她的中心思想还是很明确的,只不过在这本书里表露的比较露骨,人物也比较「假」一点,不过却也因此更容易读懂。加上主轴围绕在建筑师上面,不是一般盖小房子的建筑师,而是专门设计大型标示建筑的那种。在古代,这种建筑是被视为艺术家的最高形式(比方说米开朗基罗就有点懒得去画壁画,对他而言,他比较喜欢当建筑师,因为地位更高)。不管怎么说,都是在描述艺术家,而这正是我努力的目标,也是我现在正在从事的工作

或许正因为这一点,所以皓雪看完书之后还特别跟我提醒,说这本书很适合我看。真是感谢,因为我的确很喜欢。

这本书最早的书名叫「二手人生」,是为了标示书里一群(或者说大多数)以鼓吹利他主义,要大家牺牲自己奉献社会的人,因为这些人是社会毒瘤

在这要先说一下我小时候的事情,我从小就一直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每次听到要大家为国为民牺牲奉献这些话,都觉得哪里怪怪的。当然,我是不会说出人要以自己为主这种自找麻烦的话来的,但心里却一直这样想。

我很早就归纳出,人类只有彻底的自私(至于自私真正的定义,等我写兰德女士另一本作品「自私的美德」的心得时再来谈吧!只要记得大多数人批评的自私都不成理由就是了,而真正的自私是建立在对自我存在的尊敬上的),才能让社会祥和的结论。不过大学时曾因为这一点和人争辩(还兼争论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当时理论还不完整,所以吵到后来不了了之,但我对于「为大众」牺牲奉献这种字眼的反感已经变得很强烈了。

记得小时候看党外杂志,偶而看见一些被镇暴警察打到头破血流的画面,父母都会说,要记得这些人的牺牲奉献。

是很感动没错啦!不过,我很好奇当事人是怎么想的。

直到老爸因为设计二二八纪念被被抓去观,才稍微有点体认。

说是为台湾民主运动牺牲奉献,虽然也不算错,但实际上,我爸设计那个纪念碑,真正想要的,是希望自己能留下一个印记,其次才是为了缅怀先人以及抗议国民党政权。

是的,最重要的,是因为我爸自己想要设计,因为他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所以盖了出来,至于之后被关,那是一回事了。

其实我当年也自己画过二二八纪念碑设计图(现在看来不过是高中生涂鸦,但那个造型我一直记得,后来拿到我写的小说「归途」里面当图书馆造型),原因也在这里,不是想纪念谁,而是想彰显我自己--透过我的存在来展示对过往的尊敬,毕竟只有当创作者充满能量的状况下,才能显示出过往成就累积的荣耀。一个卑微的人,是无法让人感受到过去文明有任何成就可言的。

所我爸设计的纪念碑跟其他人设计的有一点很大不同,大多数纪念碑都有很多设计理由,比方说某个造型意味着某种意义之类的,但我爸的没有,只是非常单纯的造型,是因为我爸认为这样最好,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

当然,后来不能免俗的,要穿凿附会想一堆意义给那座纪念碑,不过我们管不了别人的想法,就随便了。

这一点其实拿来看台湾社会也是很讽刺的。我在「1984」的心得里就提过,独裁统治的方式,一个就是让人们缅怀过往荣光,一个就是给人们悲惨卑微的现在。这刚好跟泉源一书里的状况相同。建筑界(或者该说「建筑评论界」)鼓吹古代风格,认为这些才是最伟大的,新风格是不合时宜、是亵渎、是对过往的不敬,然后认为人是渺小的,人应该依附在集团当中,跟大家一样最好,千万不要有自己的想法,因为人是卑微的。

你看台湾不就是这样,一方面把古代中国有多伟大说得天花乱坠,然后现在人有多卑微,台湾有多渺小,一定要进入中国这个圈子里才行,不然是死路一条。

然后一堆人忙着贬低自己,认为自己没用、认为选谁都一样、觉得日子能过就好、不要反抗权威、不要有意见、跟大家一样最安全……

集体主义有多幼稚,看多少人批评名牌包、换机潮之类的就知道,偏偏大家还是趋之若骛。

我上面提过本书原名是「二手人生」,就是在说这种人,这些人没有自己意见,一定要倚赖别人的意见,而每个人都依赖别人的意见,全是二手的看法,而最后,那个收割的黑手,则是试图控制思想的恶棍,因为他把自己形塑成大众的代表,带头攻击创造者,捏造出一个不存在的道德高点,然后要大家继续依赖过往的荣景,而这个荣景则成为二手思想者依赖的对象

过去光荣的那些创造者如果发现自己的后代一点也不长进,罔顾他辛苦创造丰富人类文明,而不知进续进步,只想着要倚赖与缅怀,还真会气死,因为他被消费了。

这种现象也展现在台湾的就业市场,书中有段话很适合在有人呛声再吵连22K都不给的现在:「谁对你宣扬牺牲精神,对你大讲特讲奴隶与主人,谁就是那个被服务的对象--而且他打算成为奴隶主。」因为:「有人献祭,就有人享受祭品。有人提供服务,就有人享受服务。」

是的,一堆老板要员工共体时艰牺牲奉献,那请问员工的牺牲奉献跑哪去了?成果被谁掠夺了?

以前在医院上班的时候,院长是修女,最爱要大家共体时艰、要发挥博爱精神,这话通常都是政府刚好调薪而她不想调的时候说出来的,但过几天就会听到医院营收创新高的新闻。

干!医院高层有分红,我们可没有,偏偏高层行政人员在医院里面一毛钱也没赚进来,凭什么分我们工作的成果啊?

我太太工作的医院现在也还是这样的,行政人员居然优先分红,医疗人员反而排最后勒!

这些高举「要大家体谅配合」道德大旗的人是最不要脸的。

说真的,台湾的企业主有几个是值得尊敬的?企业要值得尊敬,不是你生意很好、很大、获利很多或者产品很好,而是当你的员工日子好不好过。像大家都爱举鸿海的血汗工厂,你觉得郭台铭值得尊敬吗?

本书其实有很多东西都能直接套用在台湾社会,所以看起来更有感觉(阿特拉斯耸耸肩因为科幻气息比较重,反而觉得有段距离。),不过本书也不是毫无缺点啦!因为主角洛克,说穿了,就是个外挂开超级多的亚斯伯格症患者啊!因为他把主角塑造的太过「非常人」,所以反而有种超现实的感觉,让你很难喜欢他,作者可能自己也有感觉,其实主角的篇幅并不多,你必须从侧面去了解他,而书中的对话太过机峰,也让阅读的感觉更加疲累,因为要消化好久。

还有,女性在书中成为一种衬托作用,只为了彰显主角而存在,作者自己是女性啊……

此外,上面提过「建筑评论界」这个议题,有一点要强调,作者并不认为其他人没资格评论创造物,实际上,批评是每个人的权力,问题只在于这个权力能否由一个没有创造的人(比方说,那些评论家)拿来当武器攻击创造者。

我自己长期写书评,我自己也创作,所以我一直很注意这个。不是说不能批评,只是要认知到这是个人意见(尤其近一年多,我对文人相轻这句话有非常深的体认),而非绝对标准就好,毕竟我对书中主角对于雇主意见的「毫不在意」也是很有意见的。因为他盖的房子都是为了自己而盖,从不管雇主喜不喜欢或需不需要,他认为人家只是出钱买「房子」,但创造的人是他,所以造型是他的,房子才是出钱的人的,不过每个人喜好都不同,尊重雇主的需要,不能说是对自我创造力的一种污蔑吧?

其实他适合像我一样画图,我也不喜欢管人家想什么,不过画图跟盖房子不一样,我可以图画完,等喜欢的人买就好,不喜欢我不要卖你就好,你批个屁?但他可是受委托盖房子的人啊!那就像有人找我画他的肖像一样的,委托人可能希望我照实画,可能要我把他美化一点,如果办不到,那不是对创造的坚持,而是实力不足啊!

此外,作者对于社会弱势者的宽容明显不足,这也是我不再把阿特拉斯耸耸肩当成最佳小说的原因,因为她忽略了很多相对剥夺与机会不公的因素,这一点也正是推崇她的美国社会现在产生很多资本主义怪兽问题的原因之一,关于这一点,可以看看「钱买不到的东西」这本书。

----------------------

原载于旭日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