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导师”是研究生留学的一道坎
《自然》调查报告中显示,全球有近1/4的博士 生对现在的导师不满。
世界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近日公布了一项于2019年完成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全球6300多名博士进行调查后,24%的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他们想选择其他导师。在全球庞大的留学生团体中,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生)占据主要部分,而研究生导师又在这段学习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在研究生留学中选择合适的导师,也是很多有着深造想法的留学生常年头疼的问题。
根据《自然》杂志的调查,“换导师”这个选项高于“换专业”的20%以及“干脆不读博”的8%。总体来说,有近1/4的博士生不满意现在的导师,而《自然》2017年的数据也呈现出相似的结果。另外,有1/5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导师的关系并不利于自身发展,通常无法从导师那里得到想要或者需要的东西,其中最缺乏的就是一对一的指导时间和就业方面的帮助。
在读研的过程中,接受导师的指导至关重要。49%的博士生表示,他们每周与导师一对一接受指导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大多数的学生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关注。许多导师都有很高的学术成就,但是他们自己的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与导师建立密切联系。曾在美国东海岸一所著名的社会科学类研究生院读书的杨同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当时的研究生导师在美国该领域的地位非常高,但也正因如此,他很少有时间管理学生业务,大部分时间都奔波于外面的会议和活动。“每周只有一天下午可以和他预约见面,这时候大概有十几个学生都需要谈话,每个人能轮上5分钟就不错了。”
除了学术之外,职业规划也是研究生最为重视的因素之一,然而只有1/3的学生对导师在这方面的帮助表示满意。《自然》杂志调查中60%的受访者说,自己的学术规划是基于兴趣和在网上做的功课,但这些“自力更生”的学生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因为他们只能在了解的范围内做选择,而没有意识到还有其他可能性。而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除了导师自己的科研和教学的负担,还因大多数教授都把全部的职业生涯贡献给学术界,因此并不太了解学术界之外的工作机会,无法给出有效的建议。
读研前先看好导师
在《自然》的调查中,28%的留学生来自亚洲,这之中又有40%来自中国。根据国际教育协会2019-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国际学生输出国,其中36.8%是研究生。
选择导师,其实是读博甚至读硕士前开始做的第一步准备。以日本为例,由于日本高校主要采取“教授治校”的原则,所以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在招收学生方面有很大的决定权,甚至可以说若未获得导师接收,日本研究生院是不会轻易接受学生的单独申请。反过来,若获得导师接收,再通过导师向大学提交入学申请的话,成功率将会非常高。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的高等学府研究生院,也是类似的情况。
具体而言,申请海外读硕(博)以及物色合适的导师需要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通过学校官网找寻向往的专业。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高校,划分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新闻传播专业在中国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有些海外高校将其划入法学、社会学或文学等。
第二,在找到想要报考的专业后,需要选定合适的导师。通常,高校官网上都会有每一名老师的相关介绍,如职称、个人履历、研究方向、论文情况以及联系方式等。一个专业通常会分很多研究方向,而每个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不同,所以经常会发生导师以研究方向不同为由拒收学生申请。因此,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论文是尤为重要的,这不仅意味着入学后该导师能够进行具体指导,而且也意味着学生在报考过程中,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此外,除了导师的学术背景和成就外,其人品、性情、工作习惯、文化背景和对待学生的方式,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美国西海岸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有时候比起教授的名气,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愿意为了学生慷慨付出时间。”有一些导师把教课和带学生视为教授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有一些则认为自己的科研更重要;有一些导师工作热情很高涨,让博士生的工作压力和强度都很大,另一些导师则相对宽松;有一些相对严厉,师生之间会有些距离感,另一些则和蔼可亲,把学生当朋友,学习方面则全靠自觉;有一些和学生来自同一个国家或者相似的文化背景,另一些则完全没有相似之处。这些不同的种类,都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学生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类型谨慎地挑选老师,可以与导师现有的学生交谈、师生和新老生互发邮件等方式收集这些信息。
明确传递自己的需求
很多亚洲学生因为文化原因,不仅对老师毕恭毕敬,有要求和困难时也不好意思提出。长此以往,不但影响进步,也会让误会加深。实际上,作为学生,要学会把自己的要求和意愿及时与老师沟通,只有明确告诉老师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支持。
至于什么是“自己的意愿”,学生首先应在研究生阶段甚至是入学之前,就对未来发展方向有个大致的规划。不少学校在物色学生的时候,就需要申请者有自己的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想要读博的学生更要对毕业论文或设计项目有一定的想法。在学生未准备好研究计划之前,冒昧与导师联系可能反而会出现负面效果。学校是一个研究、钻研学问的场所,绝大部分导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研究计划书的详尽充实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获得导师接收。曾在日本读完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对《环球时报》记者回忆道,第一次拜访导师期间,被问及最多的内容就是进入学校后,如何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什么,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等等。因此,研究计划书可以说是一块重要的“敲门砖”。有学生表示,自己在申请阶段就给青睐的导师发了一封自我介绍的邮件,并附上个人的研究计划书和本科毕业的学校、成绩单等。由于研究方向较为一致,很快就收到导师的回复邮件。此后,在征得同意后,学生专程前往导师的研究室,向导师具体介绍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研究计划等。
最后,留学生最需要放宽心态的,就是不要担心自己的外语能力不够好。一些中国留学生因口语不够流利,在导师面前经常不敢表达观点想法,这很容易让导师误解为准备不充分或缺乏足够的研究热情。实际上,导师不会因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佳而拒绝接受;相反,如果学生能展现出足够的学习研究热情和态度,即使外语能力有不足之处,导师也依然乐意进行学术指导。
当然,虽然改变导师人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如果真的和导师难以沟通交流,或者到了非常不愉快的程度,还是可以选择更换导师。《自然》调查中也提到,有一些学生在读研期间遭到人力剥削甚至骚扰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顺利读完书,更换导师还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