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测抢学生、申请入学变「备料及烘培」 教团吁指考名额应30%
▲王立升指出,大学申请入学成为「备料及烘培」的过程,将让教育资本主义的气焰高涨。(图/记者崔至云摄)
指考入学管道名额愈来愈少,许多寄望透过指考进入大学的学生充满焦虑。国教行动联盟理事长王立升今(5日)指出,教育部应维护多元入学的精神,增加考试入学名额,提升教学效能,以遏止教育资本主义的猖獗,至于各入学管道的比例则由民情决定。并主张,为避免各校系为抢学生或提高指考录取成绩排名而大幅降低指考名额,应订定各校系指考名额比例下限,以30%为原则。
王立升指出,大学申请入学的立意是要经由审查及面试看到考试考不出来的能力,当其名额愈来愈多后,学生及家长不得不将重心放在学习历程的累积上,于是形成军备竞赛,申请入学成为「备料及烘培」的过程,将让教育资本主义的气焰高涨。
王立升表示,在申请入学的过程中,花钱请外师教学,参加国内外比赛、课程、检定等,以展现或塑造孩子的兴趣及性向。材料准备好后,就要多钱烘焙,备审资料包装、模拟面试、交通费、住宿费、甚至关系的打点,钱都帮得上忙,许多家长更不得不挪用拚经济的时间来协助孩子准备,这种有形及无形资本的投入使得家庭背景差异的影响更为扩大。
王立升也说,不只申请入学,有钱可以将孩子送去补习,也可以在考试入学中获益。但对于学术能力不够的孩子,用钱长期堆砌的学习历程可大大提高其申请进入一流大学的机会,然因受限于其性向与能力,再怎么补习也很难大幅提高考试成绩,使得钱用在考试入学的效益低了许多。
依据国教盟公告的资料显示,中正大学的财经法律学系、政治学系、通讯工程学系的指考名额都只有1名,占全体招生名额的2%;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招收237名学生,考试入学的名额却只有10名,占比4%;中央大学资讯工程学系的指考名额也只有6%。
▲国教行动联盟呼吁教育部应订定各系指考名额比例下限。(图/记者林敬旻摄)
国教盟指出,有学校认为前面管道收到的学生比较好,所以名额多一些放在前面管道,但国教盟认为,各入学管道有其看到学生不同表现的意义,这才是多元入学的精神。难道以后发现特殊入学管道的学生表现比较好,就要增加特殊入学管道的名额吗?那还是「特殊」吗?
国教盟再指出,有学校认为前面管道比较有机会抢到学生,但国教盟质疑,申请管道入学的学生大多没有完整学习到高中三年的课程内容,难道大学要给那些学生开先修课程吗?还是要减少大学的教学内容呢?国教盟呼吁各校系应尊重学生的教育选择权,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不要为了抢学生而误了学生的学习及竞争力。
清华大学大四生高成翰题到,自己是透过学测上大学,当时老师提醒他,若所填志愿属相近学群,面试常会在同一天,只能选一系,因此最后指选择清大面试。他更提到表示,甚至有些学校举办团体面试,只是教授在台前介绍自己的科系,却没有花时间了解考生,但考生却要花大把费用及时间,他认为这样的制度相当不合理。
▲学生提到,有些学校举办团体面试,只是教授在台前介绍自己的科系,却没有花时间了解考生,但考生却要花大把费用及时间,他认为这样的制度相当不合理。(图/记者崔至云摄)
博幼社会福利基金会执行长陈良枝表示,弱势孩子一出生就在起跑点上落后,现在的考试制度与资本主义连结,造成更多后天上的不公平,影响最深的就是备审资料的准备,例如经济能力佳的家长能在家里教孩子何谓工业2.0、离岛孩子甚至不敢申请台湾本岛的大学校系,因为申请一趟就涉及住宿、交通,是大一笔花费等。
针对国教盟质疑多元入学公平性,招联会回应,政大财政系教授连贤明、经济系副教授李文杰、李仲浩,在2016年发表论文《多「钱」入学?从政大学生组成看多元入学》,曾经对比学生家境、高中PR值分析等与政大入学学生来源的关系,结果显示多元入学没有偏袒家境好的学生。台大教授骆明庆研究《谁是台大学生?》也显示,透过「繁星推荐」的确增加了非明星高中录取台大的机率。
招联会指出,各相关研究引述多所大学相同的研究统计结论「没有证据显示申请入学不利于弱势学生」。认为指考分发更有利于弱势学生是一种误解,招联会曾针对100-103年四个年度入学统计也显示,来自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例,在申请入学与指考分发两个管道几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