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喊「痛」的人生 才值得活!

图文提供/魅丽杂志

顺从的媳妇、不让家人操心的病人、识大体的老婆、任劳任怨的员工、害怕打扰孩子老父亲、听话的乖孩子、不求名分的小三……。这些被人们所称赞,看似良好的美德,背后是否背负着多少压抑、委屈、愤怒、无奈、哀怨……。

我们活在一个否认痛的文化价值系统下,总是被要求要勇敢坚强,不能喊痛。于是很多伤痛被合理化、轻忽地对待,以为不重要只要转念就好,这些在生命中常出现的小伤痛就被埋到心灵暗室

痛,其实是在提醒你!有时带来最大伤害的不是痛,而是否认痛的行为。用头脑合理化事件,以为没关系,但负面情绪毒素已经进入我们的身心灵里了。

心里不舒服,为什么不说出来?

当人还小的时候,想哭就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随着年岁慢慢增长,社会历练增多,却反而令人无法说出委屈,甚至会忘记人本来就该是有情绪的。还要想方设法地掩盖,仿佛透露一点点哀叹就是做错事情

临床心理师王意中从社会环境给人的框架来看这件事,很多时候社会文化并不鼓励人们表达不愉快的情绪,会将之解释成不好的事情。在华人社会中,很需要位阶来保持社群的稳定:「君臣父子,各司其职。」强调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角色样态,需要扮演维持,不能随便毁坏。很多时候在职务或身分上,都被别人期待着追随一套特定行为举止,而为了演出「对的」角色花尽气力刻意维护,在这样的情况下,允许表达真实情感自由空间,就相对被限制缩小了。

怕被标签 维系表面平和

当人有了社会上的身分地位时,也就背负着一定期待,有言行的规范得遵守, 就像所谓「潜规则」,有着并非明定但得遵循的方式。对于这些社会性的要求,就像不同的演员拿到脚本,有的人拿到的角色很适合,演得有声有色;有的人却觉得被选错了角色,意兴阑珊,可又不敢拒演,于是被规定的言行举止,就让自己很痛苦,也与其他角色之间产生很多磨擦,往往内心积压一堆独白,不敢表达,就怕成为社群和谐的另类份子,而被排挤。

「有些人心里不痛快不说出来,是怕一直说些负面事情,会影响到别人对他的观感。」连带不愿去正视不舒服的情绪。王意中说:「如果一个人的自信大多时候都来自别人的肯定,那就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更不敢随意做出可能会破坏别人既定印象的事情,那么自然也不会随意表达具『破坏性』的情绪,以免被贴上『难相处』『情绪化』等等的负面标签。」

认不清纠结情绪 害怕表达会伤害他人

通常会被否认或隐藏起来的多半是负面情绪,像是「悲哀」「愤怒」「痛苦」「屈辱」等等。但往往越想避开的情感,就越会在内心角落庞杂纠结起来。而那些让你越藏越痛苦、难以说清的感受,可以区分成初级情绪与次级情绪。

根据《练习不压抑》所说,初级情绪指的是因遭遇某件事自然产生的情绪;次级情绪则是因为我们发现自己的初级情绪而产生的情绪。若能接纳初级情绪,不去压抑,次级情绪就没有机会出场,让事情变复杂的,往往是这两种情绪混在一起。一旦你认为自己的情绪不好,次级情绪就会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有人因为情伤而持续「难过」,旁边的人都会说,都已经一年了,你怎么还走不出来?他因此对此事充满「罪恶感」,这里的初级情绪出现是原始的本能。而我们不允许出现这些初级情绪,或试图压抑后的衍生情绪,叫次级情绪。

觉得心里的痛很难诉说吗?难诉说的不是「痛」,而是因为次级情绪与初级情绪纠结而成的混乱黑雾情绪。

当所有情绪纠结成团时,更造成痛苦的感觉,无法分清什么初级或次级情绪。这时只觉得一股脑地想要爆炸,由于感受到怒气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危险,怕自己伤害到带给我们情绪的对方,也会是人们选择隐忍下来的重要原因。王意中说生活中与我们亲密指数越高的人,造成磨擦而引发情绪的可能越强。因为生活上非常靠近、依赖,要向他们表达出「因为你造成的不愉快」,显得更是困难,是需要不断地觉察和刻意练习。

以否认来争取空间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明明老公已经和新欢共筑爱巢好几个月了,但太太还是告诉自己:「他只是一时爱玩而已,他会回家的。」「他只是一时被迷住了,他没有不要这个家。」又或是安慰自己,他只要还有把钱拿回家来,就还算「顾家」,终会有回心转意的时候。

有些被诊断出特殊症状的孩子,父母面对诊断报告,还是不停辩解「他只是顽皮,比其他小孩活泼好动一点而已。」「我的孩子只是比较害羞。」而频频否认。有时当生命面临痛苦状况,选择否认或是不说破,也是一种保护机制

王意中说:「当生命中有意外发生时,可能会造成痛苦,刚发生刹那时的否认,通常和人的生存机制有关。」前阵子日剧出来的大热名句:「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王意中带着温和的笑意表示短时间内,这样的逻辑是成立的。

在某个阶段,先否认、逃离或是不面对,是可以争取到喘口气的机会。「如果感知到现在的状态没有足够的力气处理,因而暂时选择逃避,在有自觉的范围内还算健康。」但不是长久之计,终究还是得找时间回头面对问题,不能一直拖延不处理,否则很有可能衍生出不少坏处,像是情感上的麻痹。

在《练习不压抑》一书里举出因为工作需要而压抑情绪的例子:一项以空服员为研究对象的访谈,发现空服员为了服务需要长期展现微笑,时常压抑情绪。访谈中很多空服员都表示,渐渐对自我的感觉很陌生,有的人甚至会不太信任自己的感觉。这可能就是长期压抑后的麻木状态──心境慢慢成为无法流动的死水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魅丽杂志 129期/6月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上魅丽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