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山造地”图发展,兰州艰难求生史
兰州的头上,挂着许多的“唯一”和“第一”。譬如兰州是唯一跨黄河发展的城市,沿黄建设的城市不少,但直接让黄河穿城而过,实现跨河发展的却只此一家。这第一也有很多,譬如兰州削山造地区域在2018年就达到了267平方公里,削山面积居全国首位。削山要地,耗资可想而知,兰州为什么甘投巨资,向山要地?
(一)兰州的历史
兰州的历史要追溯到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这一年西汉政府在兰州设置了金城县,后来又升为金城郡,金城这个名字由汉而晋,又走过南北朝的风风雨雨,直到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才被改名兰州,因为城南有皋兰山,所以得名兰州。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逐渐从无人问津的西北边陲之地向兵家必争的西北重镇转化。在唐朝,这里是唐与吐蕃角力的战场。宋朝这里又成了宋与西夏对峙的前沿,双方隔河而望,一旦“相看两厌”就大打出手。北宋灭亡后,兰州又成了西夏与金争夺的焦点。
明清两朝对于兰州的发展是两个颇为重要时间节点。明朝时兰州是肃王朱楧的地盘,他虽无贤名,但实有才干,在他管理期间,兰州不断兴修水利,经济繁盛,到了“城郭内外,军民庐舍不下万馀区”的地步。
清朝陕甘分治,兰州一跃成为甘肃省会。乾隆时陕甘总督还移居兰州,使兰州在实际上成为了西北有数的军政重镇,“节制三秦、怀柔西域”。
兰州现代的发展,源于一次移民浪潮。抗战爆发后,神州陆沉,江山沦亡,有能力出逃的企业、机关、团体、学校纷纷向内地迁移,原本并不起眼的兰州转眼成为了逃亡的热门选择,兰州人口也由1935年的9.6万余人增加到了1944年的17万余人。
不仅如此,出于安全考虑,各地商业团体、工厂还在源源不断的西迁到兰州。 截止1949年,兰州已经有了40多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高达1000多万元,兰州由此一跃成为工业重镇。 在后来的“一五”至“二五”期间,由于兰州工业底子好,所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足有8项落地兰州。 兰州由此进入工业快速发展期,涵盖制革、纺织、冶炼,印刷、火柴、纸烟、机械制造、玻璃、化学、化、轻工、纺织、造纸制药、水泥、电气等多个领域。
当时在兰州修建的很多工程,不是中国第一,就是全国最大,譬如西固热电厂,是当时新中国最大的热电厂,再比如说神秘莫测的兰州504厂,该厂生产出了先后生产出10多个品种的浓缩铀系列产品,为中国研制“两弹”、核潜艇、核电站提供了充足且合格的核燃料,504厂由此被称为“中国浓缩铀工业的摇篮”。兰州也因此成为西北高原上的一颗工业明珠。
(二)向山要地
故事总不会一帆风顺,那样太过平淡,兰州很快遇到了自己发展的“拦路虎”——无地可用。
兰州地处黄河谷地之中,南北都是高山,城市只能沿着河谷横向发展,但随着人口和城市的急剧膨胀,兰州盆地明显不够用了,仅占市辖区土地面积约3%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集中了310多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从卫星地图上看,城市已经将整个盆地都塞得满满当当,甚至还渗进了每条山谷缝隙,再难寻方寸空间。
这样的窘境,早在兰州总体规划编制出台的时候,当时的设计师就有所预料,这位设计师正是第一次移民潮中来到兰州的任震英。 1937年,任震英和爱人牵着一头毛驴,一路翻越了上百座高山,跋涉了一个多月才到达兰州。 他造访兰州并非偶然,而是接到了董必武的指示,在兰州潜伏。 当一野解放兰州时,任震英带着解放军用八个昼夜快速抢修了被炸毁的黄河铁桥,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后,熟悉兰州情况而且建设经验丰富的任震英出任兰州市人民政府建设科科长,开始主持兰州市的总体规划,这版规划在后来被奉为圭臬,被评价为建国初期最杰出的规划之一。在这份规划中,任震英大胆而因地制宜的将兰州规划为带状结构,开辟通畅的线性交通提供了条件,还具有两极自由发展的灵活性,既保持了城市的完整性,又便于控制沿线各个城市单元的规模。
当所有人都对这份规划赞不绝口的时候,国家建委提出了担忧:“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兰州不宜发展过大。”这份担忧显然是有道理的,随着兰州人口的爆炸增长,兰州真的面临了无地可用的困境。去哪里找地,成了兰州政府火烧屁股的大问题。
1988年,兰州九州经济开发区成立,成为了兰州市最早进行削山造地的区域。2007年,兰州找到著名规划人王志纲策划城市发展战略,王志纲斩钉截铁的给出了“必须走出河谷”的建议。第二年,甘肃省下发了一份文件,表示兰州可以在市区周边“平山造地”。
2012年,兰州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开山运动。当年10月,兰州市政府与碧桂园签订合作协议,在城关区北面滩以北青白石乡的低丘缓坡荒山进行大规模商品房开发。同年,兰州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以北的荒山也开动机械。太平洋建设首席顾问严介和在这一年放出豪言,对外宣传:要在半年推掉700座荒山。
一夜之间,大批挖掘机在兰州开始了日夜轰鸣,一车车黄土顺着山沟小路不断被带走。截至2018年,兰州的削山造地区域已达到267平方公里,削山面积居全国首位。习惯了拥堵的兰州人似乎终于看到了出路。
(三)削山,还能削下去吗?
大范围的削山造地,形成了大面积的裸地,平整出的土地均为“生土”,不仅恢复植被的难度大,而且往往有土地开裂、水土流失、扬尘污染严重的问题。
2013年,由于沙尘暴的侵袭,兰州曾经短暂的叫停过太平洋建设集团开发项目。2018年,众多媒体报道《甘肃皋兰“削山造地”:推山毁田上万亩,损失数亿》。同年,自然资源部发布公告称:“发现陕西、甘肃在延安新区、兰州新区存在“削山造城”,大规模违法违规开发未利用地等突出问题,现已督促地方政府整改纠正。”
一时间,兰州削山步履维艰。
一些兰州网友对此颇感无奈:“你们不是兰州人,哪懂得平山造地对兰州的意义!”在很多兰州人看来,平山造地是万般无奈之举,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是绝不会走到这一步的。但削山确实存在诸多问题。
兰州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牛铮说““兰州人对于生态有切肤的感受,对于绿色有更多的盼望和珍惜。”他说的是上世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人民创造的一个奇迹,也就是“背冰上山植树造林”的故事。当时兰州人在冬天把冰凿成方块背到山上,并把它埋到已栽下树苗的树坑里去,等到春季冰融来保证树苗成活率。
实际上,兰州削山造城最大的风险并不在于环保或者诱发地质灾害,而在于兰州当地湿陷性黄土地貌带来的潜在威胁,每当雨季到来,削山造城的最大考验也随之到来,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话滑坡之类的重大灾害。
面对记者的采访,政府说出了兰州人的苦衷“有些项目来落地,因没有地,落不下去。搞这个事情也是迫不得已。不能说仅为了卖地,主要是发展受限,没有地了。”
开山凿空力求发展,兰州的发展之路还能顺畅的走下去吗?
作者:未定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地史馆 ]
地理历史不分家
用地理解释历史,用历史记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