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新潟 探访酒米之乡
被八海山环绕的南鱼沼市,是新潟著名的谷仓。(图/商业周刊,八海酿造株式会社提供)
米食爱好者,一定知道日本新潟产的越光米,几乎已是高级米的代名词;还有中性的超软水,更是在地饮食的源头。
搭上上越新干线从东京出发,只需90分钟就能抵达,寻味之旅,现在出发。
还未抵达新潟前,我满脑子都是刚煮好冒烟的越光米饭;实际造访,跟着八海酿造株式会社杜氏南云重光(编按:杜氏是对日本酒首席酿酒师的称呼)来到南鱼沼市才惊觉,这块土地上丰饶的物产,都得从水说起。
受到冬季山上积雪的影响,每逢春暖花开,积雪融化成水,当地知名的「雷电样清水」,就是来自越后山脉与八海山的伏流水,酸碱值约6.5到7之间,属于软水,是新潟县百大名水之一,因为杂质少、无杂味,特别适合酿酒。换句话说,新潟日本酒结合了优质的米、水质,加上酿酒技术,酿造出淡丽辛口的酒款,成了地方特色代表。
这个地区的超软水,也是「甘酒」的主要原料,日文意思就是「甜的酒」,但其实里面并无酒精成分。起源可追溯到日本古坟时代(约西元288年),是最早有文献纪载献给天皇的食品,共分为米曲甘酒与酒粕甘酒,八海山属于前者,运用日本酒基础酒米、曲菌与水,透过曲菌的分解,使米中的淀粉糖化,属于乳酸菌发酵饮料,因为不使用砂糖,所以卡路里较低,近年很受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除了单独饮用外,也能加入牛奶、果汁、可可等,冷热皆宜,这次我喝了加了热豆浆的调配,在大雪纷飞的日子,感觉全身都暖了起来。也能加果汁,喝起来清新爽口。
相较于最具代表性的酒米(编按:专门酿造日本酒的米)「山田锦」,其产地兵库县因而成为日本酒产量第一大县;新潟多产食用越光米,但是也有「五百万石」、「越淡丽」2款代表酒米。南云重光说:「我们用量最大的还是山田锦,酿日本酒需要超过30倍以上的水,所以好的水源是成就日本酒的首要条件。」根据2015年的统计,新潟县约有90家酿酒厂,占全日本不到10%,但是县民全年平均饮用量却是日本第1,足见日本酒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
雪室熟成 3年最甘美 早期农业时代,酿酒并非正职工作,依循着「秋收冬藏」时令节奏,农夫们利用冬季休耕期到酿酒厂打工。开业近1百年(1922年)的八海酿造株式会社,目前已传到第8任杜氏。农夫出身的南云重光就是最能代表当地酿酒文化的职人,直到20年前才成为专职酿酒师。他特别向我们介绍在地特色的「雪室」:「早期没有冰箱的年代,新潟人保存农作物过冬,会把雪铲入一个专门的房间里,这样一年四季都能保持蔬果的鲜度。2011年发生311地震后,我们决定重新尝试『雪室』的方法,除了用来熟成日本酒外,也运用在米、蔬果,甚至是肉品上。」
这座由日本建筑师星野时彦所设计的雪室,相当符合现代绿建筑的概念,曾在2015年获得日本建筑学会作品选奖。南云重光还特地从葡萄牙采购全新橡木桶。以纯米吟酿而言,他试过1到5年在雪室熟成,发现3年的酒最甘甜好喝。经他说明,才了解这和越陈越好喝的葡萄酒,果然很不一样。
不像葡萄酒讲究个性,「我们更追求『好喝的酒』,无论是单独饮用,冷酌或热饮,味道虽略有不同,却都能和菜肴完美搭配。」南云重光解释。
随后,我们来到最新规画的「鱼沼之里」园区,走进一家名为「长森」的荞麦面屋,窗外被白雪覆盖的土地,到了春天会种满荞麦,夏天时分一眼望去尽是绿油油的一片。鱼沼也是麻织物的产地,所以在地的荞麦面会添加一种特殊布海苔,它是在制造麻织物时不可或缺的原料,可增加黏性,它能让面条呈现淡绿色,且质地变得滑顺又有嚼劲。
为了一尝道地乡土料理,南云重光带我们来到「苑」餐厅,这是一栋屋龄超过150年,以木搭建的老屋,后院还有1棵1500岁的树。为了延缓屋子老化,30年前老板娘高云直子成功说服老公,让她带领一群姊妹在此卖起乡土料理,菜色简单朴实。
2月造访,四处都还能见到积雪,我们的餐点也就以耐储存的根茎类为主。高云直子说:「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春季也会上山采集,完全依四季变化更换菜色。」这天,越光米加了山药的零余子炊蒸,让香甜的米饭中,多了一种土地的气味。
最具代表的菜色是「能平汤(のっぺ汤)」,是当地在过年、祭典、盂兰盆节、婚丧喜庆等场合中不可或缺的料理之一;大量使用里芋、蒟蒻、红萝卜、莲藕根茎类蔬菜,搭配香菇、鸿喜菇等,放入加了薄盐酱油的高汤炖煮而成。即便是特色乡土料理,在不同地区、不同人家,食材与作法还是略有不同,可说是新潟特有的妈妈味。
※本文刊登于《商业周刊》1639期,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