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焦虑症不治疗 失智风险多6倍
精神科医师杨聪财说,负面情绪就像「压力石」挤压在脑中,可能演变成广泛性焦虑症。(杨聪财提供)
新冠疫情持续2年多,今年又逢俄乌战争引发通膨、两岸军事对峙情势升高,让许多人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严重威胁身心健康。医师提醒,平时累积的压力如果没有适当纾解,会导致压力激素升高、引发焦虑等负面情绪,就像很多颗「压力石」挤压在脑袋里,最终演变成「广泛性焦虑症」,如不积极治疗,未来罹患失智症风险是一般人的6倍!
开业精神科医师杨聪财曾收治一名46岁女性,在银行担任主管职,总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又担心疫情影响工作,去年高龄产子后,更是面临家庭事业两头烧,开始出现失眠、头晕、头痛、肩颈僵硬,甚至会胸闷、心跳加速;经求助医师并接受自律神经检查,发现交感神经过盛,确诊为广泛性焦虑症。
杨聪财指出,广泛性焦虑症又称「慢性焦虑症」,患者会表现出过度焦虑和担忧;如过去6个月出现坐立不安、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易怒、肌肉紧绷、睡眠困扰等症状,6项当中达到3项或以上,且有症状的日子比没有的日子还多,就应及早寻求医师协助。
根据健保署统计,110年求诊精神科人数突破130万人,相较前一年成长3.2%,其中广泛性焦虑症位居精神疾病第三名。
针对广泛性焦虑症合并自律神经失调患者,杨聪财指出,借由仪器检测可观察身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性变化,搭配心跳变异(HRV)的频谱分析结果,评估心脏弹性老化程度,以及压力指数和抗压指数是否平衡。
杨聪财建议,适度运动、腹式呼吸可帮助放松自律神经,并找到自己适合的纾压方式、保持充足睡眠,亦可补充色胺酸或鱼油等稳定情绪的营养素;更重要的是规律就诊,透过药物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约需3个月到1年。
杨聪财引述研究指出,罹患广泛性焦虑症而未积极治疗,将来罹患失智症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倍以上,因此呼吁民众积极面对疾病、勇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