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牙龈异常出血 她和它共处30年「人生更有希望」

陈女士35岁时眼睛黏膜、牙龈及子宫异常出血,被诊断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王家瑜摄)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罕见的淋巴瘤,患者体内的免疫球蛋白(IgM)过度增生,导致血液黏稠。(王家瑜摄)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是淋巴瘤中极少见的一种,在台湾每年新发病例不到50人,由于初期症状捉摸不定,患者在求诊过程中有如身陷迷宫。73岁的陈女士发病30多年,经历多个阶段的治疗,还一度因为经济压力中断用药,如今终于等到新一代口服标靶药物纳入健保给付,让她相当感恩,直呼「人生更有希望了,要继续努力工作赚钱!」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是罕见的淋巴瘤,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秘书长黄泰中说明,巨球蛋白是指患者体内的免疫球蛋白(IgM)过度增生,导致血液黏稠。当IgM浓度超过4000 mg/dl或血清浓度高于4CP时,就可能发生多处黏膜不正常出血。

陈女士家住彰化,在游泳池和果菜市场工作,35岁时因为眼睛黏膜、牙龈及子宫异常出血,先后到眼科、牙科、妇产科求诊,后来北上就医才诊断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她回忆当时小儿子才读小学一年级,虽有吃药控制,但因为出血、贫血,严重时需要输血,还一度为了支撑全家经济而停止用药。

秀传医疗体系彰化院区癌症医院张正雄说,表示,化学免疫疗法是一线治疗,但效果有限,且伴随较高毒性,可能导致血球减少、免疫力降低,容易引发感染。他曾遇过年长患者因为化疗并发肺部感染,险些离世的憾事。

黄泰中提醒6大常见症状,如持续发烧、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疲劳、淋巴结或肝脏、脾脏肿大,或是皮疹、皮肤异常,需要特别留意;可透过IgM基因检查、骨髓穿刺和切片检查,早期鉴别恶性淋巴瘤或其他血液疾病。

黄泰中说,由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人数过少,面临难以取得临床试验进展、容易漏诊或误诊、缺乏专用药物等挑战,实属弱势中的「极弱势」,过去10年整体存活率不到50%。今年12月,新一代口服标靶药物正式纳入健保给付,未来提供病人更多元化的治疗政策,希望能够翻转患者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