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人生中的「大礼」?《交换礼物》曾宝仪花4年探索生命

纪录片《交换礼物》由曾宝仪(右)担任旁白,关注癌症病患在宣告罹癌时,如何面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礼物」。(图/台北双喜提供)

曾宝仪跟导演男友林明谦爱情长跑19年,情侣档首次合作纪录片《交换礼物》由曾宝仪担任旁白,关注癌症病患在宣告罹癌时,如何面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礼物」。电影历经4年拍摄,除了有曾宝仪擅长的感性、温情访谈,也记录下她花了4年的「医学探索」之旅,走遍西雅图、洛杉矶等地,采访30位身心灵医学、博士、癌症病友的纪录。

曾宝仪跟导演男友林明谦爱情长跑19年,情侣档首次合作纪录片《交换礼物》。(图/赵文彬摄)

癌症所有人避之唯恐不及,当确诊罹癌那刻,许多患者第一时间涌上的是面对疾病的恐惧,以及何时走到生命尽头的未知,忍不住自问:「为什么是我?」就如同片中所说的「衰仔」一般,癌细胞有如瘟神过境,仿佛宣告谁遇上谁就等着倒大楣。

片中走访多位病友、专家、学者,试图找出消除癌细胞,让身体康复的线索。前半段跟着曾宝仪的脚步探访多位病友,试图去理解罹癌后的生活是否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则是借由中、西医、身心灵、脉轮检测、把脉穴位等疗法,试着探究「癌细胞」生成的原因及可能康复的治愈方式。

然而介绍多种疗法,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推广非正规医疗,但该片采取的叙事模式相当聪明且旁观,让各种医疗方式更像是曾宝仪的个人体验,让观众感受:「原来还有除了化疗、手术以外还可以这样治疗。」至于是否有疗效或者值得尝试,一切交还给观众做判断。

后半段叙事则转向陪病者的角度,曾宝仪堂弟、监制曾国骏女友小琦向来热爱运动、身体健康,没想到年仅30多岁就发现罹患子宫颈癌,第一时间选择切除治疗,认为积极面对、切除肿瘤就没事。没想到不到一年便复发,之后病情急速恶化,成为了癌症末期患者。

《交换礼物》纪录小琦抗癌的过程,令人揪心。(图/台北双喜提供)

曾宝仪跟堂弟以及导演,面对至亲饱受病魔折磨,即便心疼也束手无策,只能尽全力陪伴。片中纪录小琦复发后,决定再跟癌细胞拼一把,同时接受化疗、标靶药物治疗,病情依旧持续恶化,奇迹仍未发生,癌细胞不断弥漫,改变的只有日渐虚弱的体力与心灵。

片中拍下曾国骏与女友小琦在病房内完婚的画面,小琦因病重无法到户政事务所签名登记,最后是由公务人员通融,到病房内完成登记手续,在完成遗愿后,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从对癌症奋力一战到最后不得不接受生命有其终点,画面令人揪心,更多的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另一位癌友Olga罹患乳癌末期,积极治疗的同时,也选择放下以往的罣碍,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人生、想法、态度都有了大转变。家人、伴侣陪着对抗病魔的同时,也看见Olga的变化。即便抗癌辛苦,Olga时不时就以黑色幽默自嘲,包括在全片尾声一句:「没想到我可以活到杀青的时候。」过去不少研究指出,乐观可以延缓癌症的恶化;悲观忧郁则会加速癌症恶化。乐观的Olga战胜了癌症,没想到癌细胞又来了一记回马枪,康复后再复发、复发后又再康复,如今的她已经健康活到电影上映。

癌友Olga(左)罹患乳癌末期,挺过复发后再次康复。(图/台北双喜提供)

就现今科学来看,癌症仍未能有药到病除的特效药,对于癌症病患及病患家属来说,癌细胞依旧可怕且未知,又怎么会是一份「礼物」?然而《交换礼物》改以不同切点来纪录,包括病患的抗癌经历、陪病者的想法、癌症的治疗方式,理性的医学及感性的人生经历兼具,看着至亲努力抗癌,想帮上一把却无能为力的心情,曾宝仪跟导演林明谦同样身为陪病者,更能同理家属的挣扎心情。

癌症研究中有一说是癌细胞是基因遗传,抑或是心理毒素的具象化,压力、负面情绪、重大打击皆有可能埋下病变因子。全片既是纪录癌友的抗癌历程,也陪着病患家属疗愈对挚爱的心疼与不舍。对于健康的观众来看,则像是另一场生命的探索之旅,并非要等到健康出问题才回头省思,透过纪录片以不同角度理解癌细胞为何存在,也许也是人生必学的一课。《交换礼物》将于12月25日全台上映。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