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弃打价格战?各路车企频放大招

近日

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

本届广州车展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迪?

本届车展呈现出了哪些全新特色?

明年车市又将展现出哪些新趋势?

各大车企纷纷祭出“大招”

底层布局孕育新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车企四季度市场表现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本届广州车展的热度。在本届广州车展开幕首日,准备许久的各大车企纷纷祭出“大招”,期待在广州车展创造一个个“车展现象级”的同时,一展品牌的精神与活力。

为此,早在几个月前,就有车企向外界作出“将在今年11月的广州车展现场发布全新技术和车型”“我们会携品牌最新技术展现转型成果”等类似表态。事实上,新车的市场表现和车展现场的热度是显性的,但决定企业发展的底层因素,更多的还是在冰山之下。

比如

某自主品牌推出了为新能源车

打造的专属最新电动化平台

据悉,该平台基于智能化驾驶辅助、资源高效利用及整车安全强化的设计理念,进一步优化了其在新能源车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此平台支持前驱、后驱及四驱等多种驱动方式,展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在该平台赋能下

多项消费市场关心的

用车环节问题得到优化

比如,新能源车车主普遍关心的车辆充电效率方面,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车型仅在动力电池剩余电量在30%至80%的区间范围内支持快充。而采取全域智能快充技术的电动化平台,不仅支持车辆从10%至80%进行快充,还将充电时间缩短至25分钟。如此方式,将显著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车使用过程中的充电焦虑。

此外

受主流消费群体青睐的

高阶智能驾驶技术

也是本届广州车展的主要亮点之一

不同于一般的辅助驾驶,高阶智能驾驶不仅能够在社会道路完成自主跟车、变道转向等常规操作,还可以在城区道路顺利完成自动上下高速匝道、自动超车变道、行人/非机动车识别避让等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市场化应用,车企对算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促使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自主研发芯片的行列中。截至目前,多家新造车品牌正积极推进自研芯片的开发工作,而部分传统自主品牌通过战略投资入局芯片产业。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李万里对记者表示,虽然布局芯片行业需要高投入和长周期,涉及高昂的研发和流片费用以及人才投入,但从长远来看,车企自研芯片能够节省成本,是把握未来技术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超10家合资或外资车企缺席本届车展

合资品牌力推“油电同智”

目前

自主品牌已在乘用车市场站稳脚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

10月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超七成

刷新有史以来单月最高纪录

记者注意到,本届广州车展上,一家自主品牌推出了定位超豪华市场的新车型,预计售价超过百万元,直接对标迈巴赫、劳斯莱斯等顶级豪华车品牌,成为当前自主品牌高端车型的代表。此外,某自主品牌则是发布了其首款智驾超跑,该车配备了高性能驱动系统,零百加速不到1.9秒,并可提供超过650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

记者注意到

相比2023年广州车展

超10家合资或外资车企缺席本届车展

由于市场转型步伐迟缓,合资品牌在电动化以及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较慢,近两年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数据显示,目前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大约在25%左右。

为满足消费市场用车需求,多家合资品牌在本届广州车展释放出同一个明确信号:油电同智,即智能化不是电动车的专属优势,传统燃油车同样可以拥有智能化表达。具体来看:

2025年款GLC轿跑SUV搭载同级首个高通8295智能座舱芯片,配备奔驰最新第三代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广汽丰田在合资品牌中首度搭载了L2++级高阶智能驾驶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内智驾市场的竞争力;宝马宣布将在2025年量产车型上搭载V2X车路协同技术,车辆无论是前方有急刹车、红灯闯入者,还是有十字路口的横向来车,都能提前预警。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推动燃油车进入合理的市场空间,实现公平竞争,给消费者一个平等的选择,符合汽车市场发展规律。

放弃价格战

车企寻求突破新方向

今年以来

受汽车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因素影响

汽车价格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日前,在2024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年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直言,车市价格战逼近行业承受极限。汽车行业为了在挑战中谋生存、求发展,需要在多方面作出调整和适应。

本届广州车展上,几乎所有的参展车辆都在除产品力外强调品质化升级,更安全的防护架构、更环保的材料选择、更先进的工艺技术成为车企积极突破的方向,车辆的可靠性成为车展消费者选购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消费者李佳对于购车有了新的看法:

“以前觉得车辆配备足够的气囊就够了,但随着对汽车产品的了解程度不断加深,再换车的话肯定要选择采取全新造车技术、最新架构和严苛品质标准的产品。”

业内普遍认为,以消费品质提升为驱动,将成为汽车市场变革的最大动力。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吴博峰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