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苑》斯人已去湖光山色谁共赏-缅怀朱高正(谌卫军)

2018年10月朱高正参加杭州阳明心学学术研讨会及西湖文化之旅。(图/作者谌卫军提供)

作者按:据中国网报导,民进党创党元老,长期支持和推动两岸统一,曾号称是「台湾第一民主战舰」的前立委朱高正先生,10月22日晚间7点多因大肠癌病逝,享寿67岁。他为中国的民主进步事业和和平统一事业做出了不朽的功绩,晚年又为中华文化守正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他身上透射出一种闪光的人文精神:求放心致良知利天下,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2018年10月我参加平和阳明心学论坛,有幸结识了朱高正先生,多次向先生请教学问,受益匪浅。正好我在策划组织杭州阳明心学学术研讨会,于是邀请他与大陆著名学者丁为祥教授对话阳明心学与朱子学。他爽快地答应了。2018年12月15日-16日研讨会在杭州灵峰山庄举行。他们的对话由我主持,采取古代书院会讲方式,即起讲、分述、论辩、会通。朱高正先生与丁为祥教授坐而论道,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蔚为大观。实为海峡两岸学者交流的一段佳话,阳明心学与朱子学的一桩公案。

2018年10月朱高正参加杭州阳明心学学术研讨会及西湖文化之旅。(图/作者谌卫军提供)

会后我组织了西湖文化之旅,陪同朱高正先生游览西湖北山街,一路经过蒋经国旧居、抱朴道院、连横纪念馆、文澜书院、西泠印社,当天日月同辉,光照万物。无比殊胜!后来我还网购了他的许多著作:《周易六十四卦通解》、《四书精华阶梯》、《近思录通解》、《传习录通解》、《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与他相约请他讲学。没想到走得这么突然,来不及打个招呼,问个平安。唯有赋诗一首依依惜别:

惊闻朱高正先生仙逝,回忆杭州相聚时光,

想念似断了线的风筝,摇摇坠坠不知何处,

拽在手里的不是线团,是遥不可及的信约,

您走了,就这样走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时间凝固了冻僵了,也许是春天也不远了。

并挽联一副以送行:

斯人已去,湖光山色谁共赏?

寒冬即来,风霜雪雨谁易理?

附:2018杭州阳明心学学术研讨会综述(朱高正与丁为祥对话部分及西湖文化之旅)

接下来是朱高正教授与丁为祥教授的心学之争:朱子学与阳明学,由谌卫军老师主持。

他说在平和首届海峡两岸阳明心学峰会上,朱高正教授说:没有朱子学作基础,何来阳明学?王阳明一生崇拜的人就是朱子。阳明学就是在朱子学肥沃土壤中长成参天大树的。说完便去赶飞机了。丁为祥教授说:朱高正的观点对了一半,他起了一个头,他留下来我可以跟他争论一个晚上。阳明学是从朱子学成长起来的,对的,但是逆向成长出来的。后来与丁为祥教授、朱高正教授多次沟通,丁教授非常钦佩朱教授的为人,但对朱子也有心学不敢苟同。他非常期待与朱教授来一场华山论剑,朱教授正好在上海讲学,很爽快地答应了。

本次对话采取古代书院会讲方式,起讲、分述、论辩、会通。先由朱高正教授介绍朱子学研究,丁为祥教授介绍阳明学研究,他们如数家珍,朱高正教授在台湾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去德国波恩大学深造,学的是康德的法哲学。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把西学与中学放在同一个座标系上来研究。所以他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中西融贯与中西比较的特点。

在朱子学的研究方面这一点尤其突出。他研究朱子,康德及其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始终是他对照与比较的物件。正因为有了参照系,所以他对朱子的理解和阐释往往出人意料,高人一筹。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研究,朱子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今价值才更有说服力,其超越性的价值才得到了更好的呈现。

丁为祥教授的学术探讨起始于对王阳明哲学的钻研,其入手则既不是为了理论的阐发也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而是力图从做人的角度理解阳明心学,由此形成以做人精神理解其为学规模的独特进路。读博士期间,又上溯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爱情怀,下摄熊十力体用不二哲学之双向拓展,并由此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立场;而其博士论文则「以人事反推天命」的方式诠解张载「虚气相即」的哲学体系。由此之后,又从「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之相互印证对朱子哲学进行发生学考察;接着,再从发生与诠释之相互转化的视角对中国人的产生、文化的生成与儒家的形成进行追根溯源性探讨。

两位可谓棋逢对手,老虎对狮子,一位来势汹汹,一位娓娓道来。朱高正教授说,第一,向来讲阳明学的,都把王阳明和朱子对立起来,以为阳明学是对朱子学的反动。阳明学实际上是朱子学的余脉。阳明学离不开朱子学,朱子学是阳明学的根和本。是从朱子学这棵大树上发出的一支新芽。所以,要读懂阳明学,一定要先读懂朱子学。如果不懂朱子学,一上手就入王家门,恐怕十有八九要走偏、走歪。第二,阳明学与朱子学之间也有原则区别与不可调和的理论分歧。讲到这种分歧的时候,阳明学的释氏基因是无论如何不能粉饰也无法粉饰的。第三,在当今阳明学被捧上了天的时候,也要看到王阳明在治学和构建理论体系时的狡黠和漏洞。如引用错误,善于伪造等。甚至顾炎武既愤慨当时学风,以为明亡实由于此,推原祸始,自然责备到阳明。第四,事实上,西方所了解的儒家思想,就是经过朱子诠释之后了的儒家思想。未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最有资格代表东亚文明圈与西方展开对话的,非朱子学莫属。至于阳明学,我们只能把他看成是朱子学某方面的杰出流派,不能把阳明学看作是朱子学的对立面。

丁为祥教授说,我们做阳明学,也要深入阳明本人,从其人格方面寻根溯源。他从王阳明的生平谈起,阳明11岁入塾即确立人生第一等事为读书学圣贤之志,初以朱子格物之学为方法,但几次行而不通,使他经历学辞章、入佛说老、习骑射三次「退而求其次」的求圣道路,最终大悟。由此,丁老师把阳明的人生阶段做了三点划分:11-34岁追求个体志向时期,34-49岁理想的道德性时期,49岁之后致良知的自我实现精神。其中的阳明之志,是贯穿其生命根基的志向,必须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加以践行,方能在死时叹一句:「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2018年10月朱高正参加杭州阳明心学学术研讨会及西湖文化之旅。(图/作者谌卫军提供)

丁为祥老师还指出,阳明谈讲学有二,一为口耳之学,终致身心相离,求荣耀显达的为人之学。二为身心之学,即「行着习察,实有诸己」的学问,是内外一致的学问,也是知行合一的学问。这样的学问,是能达到「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般自然而然地、内外身心世界当下显现的道德境界。这是致良知的内在根据,也是阳明正官场、正人心的入手之处。以此为根据的三点划分,将阳明的人生以线的方式串联起来,此谓「一线」。

最后,现代社会学习阳明的学问和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找回自身,实现理想的个体性,将道德性根本落实到个体的心灵。二是理想的道德性,这涵盖着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是为己之学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具有仁以为己任的道德意义。唯有如此,道德理想才能是我们人生之路上的压舱石、指南针。

最后会通环节,谌卫军老师说,朱熹是宋代大儒,王阳明是明代大儒。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我们要执两用中,与时俱进。朱高正教授说,阳明学是儒学、理学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他对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乃至中国人心理历程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天阳明学之热,恐怕不是无来由的。唯其如此,我以为我们今天真是需要认真地读一读王阳明的《传习录》和朱熹的《近思录》,以免盲目跟风,以免走岔了道。

丁为祥教授说,自己是现实感较强的人,对阳明学研究始终关心其现实价值。他提醒,当今阳明学大热,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把阳明神化,二是把阳明泛化。「大家千万不要神化阳明,而要给他的人生和思想,留下人间烟火气。没了人间烟火,那就不是学习对象,而是膜拜的神。」

阳明学最重要的特点:一是个体性,二是道德性,三是自我实现性。个体性有助于个体担当,道德性是中国人精神家园,自我实现性则每一代年轻人都要树立并追求自己理想。其实,阳明并未远离我们,我们只要展开追求,即使不会背相关理论和句子,也是在践行他的精神。一如阳明对朱子带有「公共」性的天理既可以沿着普遍性的路径拓展为「古今人人真面目」,同时又可以将其发挥为「我」之「随时知是知非」的「是非标准」一样。因而,无论是个体的人生追求还是民族精神的整体崛起,阳明精神的这种个体性、道德性与自我实现性之三「点」一「线」式的统一,都将成为我们民族的历史经验与宝贵的精神遗产。

谌卫军老师说,两位都是我非常景仰的学者,今天的心学之争两位非常大气,其实是阳明心会,他作了一首诗:予有西湖梦天真,西湖亦梦予诚心。怘怘阳明人传习,念念良知每近思。钱穆先生说宋明理学关于本体论与修养论,其全体一致的见解是「万物一体」与「变化气质」,两位学者握手言和谈笑风生。

12月17日,谌卫军老师组织了西湖文化之旅,与阳明学院(筹)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朱爱萍、周天一、洪秀平、洪洪川陪同朱高正教授参观了北山路的蒋经国旧居、连横纪念馆、抱朴道院、新新饭店,孤山的西泠印社、文澜书院,并拜会了文澜书院理事长任平先生,进行了亲切交谈。当天日月同辉,无比殊胜。

(本文授权中时新闻网转载)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