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小秘密?高分纪录片揭秘600岁故宫保养日常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3日电(记者上官云) 日前,一部跨年播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又圈粉了诸多观众。

被称作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姊妹篇,将镜头对准紫禁城规划、变迁、修缮与保护的故事,穿越600年的时光,以“丹宸永固大展养心殿大修工程岁修保养为线索,透过故宫古建部、工程管理处部门工作视角,将一个有趣的故宫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砖一瓦,讲述紫禁城的故事

纪录片的第一集,提到了此前在午门展厅举办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并借此将古建筑保护工作娓娓道来。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设立于1958年12月,负责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在“丹宸永固”大展上,宫殿建筑本身也成为展品。所以,策展任务成为古建部的重要工作。

古建筑角度来说,“丹宸永固”的秘诀包括牢固的地基、结实的传统木构建筑,以及遮风挡雨的瓦片等等,而一砖一瓦,其实都在讲述着紫禁城的故事。

比如,有一组瓷砖,它们是当年灵沼轩遗留下来的一组建筑材料,来自于遥远的德国。灵沼轩位于延禧宫内,具有罕见的西洋建筑风格。可直到清王朝覆灭,它也没有建成。

但是如今,经过工作人员巧手修复后的瓷砖,可以静静地躺在展厅的角落,无声诉说着紫禁城营建史中的点点滴滴。

技艺的角度来说,丹宸之所以永固,也与“传承”有关。片中特别提到,大展在即,夏荣祥被请过来指导展品设计,作为故宫的第三代大木匠,他先后参与了两座角楼的修缮。

退休后,夏荣祥一直专注于给年轻的故宫人讲授匠作课程。就这样,古老的技艺,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努力下,延续下去。

发现养心殿的秘密

在清宫剧中,养心殿的频率出现颇高。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开启了对养心殿百余年来的首次大修,让这座“网红”宫殿变成了研究性修缮项目的明星工程。

片中提到,工程管理处是故宫博物院为古建修缮和研究而专门设立的管理部门。开工一年多,工程管理处的技术人员查看了养心殿的十多万块瓦片,将其中一万多块有铭文的都拓印和记载了下来。这些信息,为人们了解养心殿的前世今生提供了独特的窗口。

在养心殿大修的过程中,人们也不断有意外发现。

比如,后殿是皇帝的卧室。随着修缮的进行,工人们发现后殿卷棚式硬山顶的木结构做法与常规法式相比,做了很大的简化,完全不符合当时的工程标准。

而这,恐怕当时连皇帝都不知情。

工程管理处也注重前辈匠人累积的营缮经验,养心殿修缮项目开工以来,经常请老匠人们回来指导。工程管理处用影像记录下这些过程,为一代代故宫的修缮者留下宝贵的资料。

或许可以这样说,养心殿大修的背后,是几代故宫人的心血

“岁修保养”的日常

与展览和养心殿大修比起来,“岁修保养”则是紫禁城建成以来的日常操作:无论砖、瓦、木、石,出现状况都有人会及时修理更换。一代代匠作学徒,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熟练技艺。

他们需要做很多非常琐碎的工作,考验的也是耐心和细心:砍砖备料,是磨炼手艺的好机会;地砖挖补,则是瓦作的常用技艺。

比如,片中提到一个细节,“最后这块裸露墙面抹灰课程,由修缮技艺部的国家级传承人李增林指导完成”,李师傅挽起袖子,亲自示范抹灰的手法。等他收工后,宫墙已平整如新。

时序交替,紫禁城年龄在渐渐增长,但宫墙、碧瓦……至今流光溢彩,靠的就是几百年来故宫匠人们从未间断的“岁修保养”。

建筑背后,隐藏的是岁月

从一场热门展览讲起,到故宫最日常的岁修保养结束,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摄制的《我在故宫六百年》,目前在豆瓣获得了9.2的评分。

有人说,这部纪录片延续了《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温情日常和有趣细节,又更多几分特殊节点上传承的意义;也有人说,看完《我在故宫六百年》,下辈子想做个工匠人。

它的内容制作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创作团队和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合作完成。该片导演之一梁君健如此解释片名:一是600年的古建筑,二是一代又一代保养、修缮、研究古建的人,三是古建所承载的600年的历史和文化。

“在拍摄时,我们希望把这些知识和技艺放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很多时候,是用现场人物真实的工作状态来展现技艺如何通过人来传承。”他解释,“我们一直觉得人是最活生生的,用人的生命去传承技艺、延续历史,是这个片子想表达的意思之一。”

正如片中讲述的那样,“在故宫,我们看到的是建筑;建筑背后,隐藏的是岁月。六百年的营建与岁修,历史累积成层叠的建筑,也把每一代人的故事,留给今天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