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养不出上市公司?

图╱新华社

养羊业者三大难题小档案

新闻提要■大陆养猪、养鸡业者都「养出」大公司,但养羊的企业是例外。陆股至今没有一家肉羊养殖企业,港股上市公司上海梅林兼做牛羊肉和罐头业务,但市值却远逊于养猪业龙头牧原股份。

大陆是全球畜牧业重镇,境内畜牧业市场规模超过人民币(下同)10兆元。大陆畜牧业孕育不少产业巨头,陆股已有十家生猪养殖企业、八家肉鸡养殖企业,其中养猪业龙头牧原股份市值超过2,000亿元。然而,陆股至今却没有一家肉羊养殖企业。

陆媒读懂财经报导,虽然肉羊养殖没有「养出」大企业,但市场规模却一点也不小,大陆羊肉市场规模超过4,500亿元。大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羊肉始终保持稳定成长态势,2022年境内羊肉产量年增2%。

在如此大的市场规模下,大陆肉羊养殖竞争格局却极为分散。养羊业者-青青草原董事长路乃为指出,大陆羊产业现状是90%的羊肉由放养户提供。反观其他养殖业,其供给主体多数从放养户转向大企业,例如以前70%以上的肉猪由散养户提供,到如今70%以上的肉猪已由大企业提供。

肉羊养殖竞争分散也反映在出栏量数据上,2020年羊出栏量100只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为43.1%,而同期出栏500头以上猪养殖场出栏量占比达到57%。

对比羊肉与猪肉后发现,羊肉价格较高,但企业利润较低。9月上旬,大陆羊肉价格每斤22.61元,同期猪肉价格每斤10.59元。但高售价并未带来高利润,多数情况下,养羊企业的年利润率不到6%。反观牧原股份在猪肉价格下跌的2022年净利率仍达到11%,而当猪肉价格上涨时,该公司净利率甚至超过50%。

养殖效率低 产能不稳定

羊肉价格高、利润低主因是养殖效率低。与母猪全年发情不同,多数母羊具有季节性发情特征,例如绵羊及山羊都是短日照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动物,即均为夏末与秋季发情。

季节性发情特征,导致各季节养殖成本变化不大,但羔羊出栏量却极不均衡,企业需要在「旺季」时候赚进「淡季」钱,无疑扩大养羊企业规模化和稳定性营运的难度。大陆各地基本上都有工业化猪屠宰场,但羊屠宰场仍以小作坊为主,原因在于季节出栏量差别较大,造成产能利用不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整合对企业做大至关重要,但是肉羊产业链整合程度并不高。

产业链整合程度不高

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和通辽,羔羊被卖到山东与河北育肥,育肥后再卖到新疆,商品需要经过5千公里运输,经过十几个环节才能抵达消费地。「万里大运输」反映出肉羊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各环节间尚未打通。

肉羊养殖业难以整合,主要受到养殖模式影响。综观能达到规模化养殖畜牧业,大多具备集约化生产的特点,例如猪、鸡都是在养殖场内进行「集中填鸭式养殖」。在集约化模式下,企业管理效率与出栏率都会大幅提高,支撑企业规模化发展后的产业整合。

然而肉羊养殖仍以放养为主,除非未来出现创新技术,否则放养为主模式很难改变。而放养不仅要求企业整合牧场,花费更多资金,最终整合难度远大于集约化养殖企业。

报导指出,肉羊养殖效率低且呈现季节性特征,限制企业规模化发展,放养模式又扩大企业整合产业难度。这两道「枷锁」限制下,养羊大市场、小公司特征仍将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