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超/台湾,需要长期规画的大战略

文/杨颖超

台湾阵子对现正于美国佛州举行的川习会充满焦虑:不知是否会有第四公报的意外?即便美国代理亚太国务卿董云裳(Susan Thornton),已经说了不预期包含三法一公报的「一中政策」,会成为此次会谈重点。但这种不确定感却提醒我们:蔡英文政府是否存有像冷战设计师乔治肯楠(George Kennan)和保罗尼兹(Paul Nitze)这样的人物,可以让我们知道政府面对美中台三边关系,有一稳定长期的大战略,使国人不会因为不了解台湾的方向,而感到焦虑呢?

然现在的政府,面对外在环境的变化似乎多是「少提主张,以拖待变」。实际发生的事情已是如此,若是潜在的可能变化似乎更无暇顾及。而这些潜在变化,包括如果美国有可能与中共签第四公报,那台湾可能的因应对策是什么?这也包括了蔡政府对于中共将「九二共识」或「一中原则」的替代方案,作为双方交流前提。政府除了僵持外,究竟还有什么看法与主张?而这更包括了怎么看中共这个政权、两岸的时间因素(到底时间站在我们还是他们那边)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对美政策而言,美国新任总统川普在2016年12月11日于福斯新闻(Fox News)专访中提及:「完全了解一中政策,但不知道美国为何要被一中政策绑住,除非我们与中国达成协议。」稍后,在2017年01月《华尔街日报》的访问中,他又表示:「要不要继续支持一中政策,端看北京人民币贸易举措上的进展。」换句话说,美国的一中政策是可以交易的,而北京若在人民币和贸易举措上「有所进展」,台湾利益也可以是交易的一部份。

美国新任总统如此弹性的立场,当然引起有识之士的疑虑。川蔡电话会后,情况对台湾有如洗三温暖,但现在的议题则是:「川习会是否会签署第四公报?」民进党立委蔡适应3月22日质询时,询问李大维此事。李说,已向美方表达我们的关切,并认为「不宜有这样的发展」。陆委会主委正义则提到,若川习会「没有提及台湾,那将是好消息」,因为台湾不应成为美陆两国谈判中的一张牌。川习会后,我方希望能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台湾未被当作一颗棋子,或是讨价还价的筹码。

我们相信外交部门即便有动作,也不会在媒体上大鸣大放。但除了外交辞令式的关切、等待美国务院简报,与认为「不宜」、「希望」之外,我们似乎没有看到一个积极的完整规画,即便此次第四公报不签,但既有此迹象,未来我政府有无准备消除那些迹象?而如果签了,蔡政府又有什么准备?基本上从政府发布的讯息中,是看不出来的。

在对中共的政策方面,似乎更凸显蔡政府「以拖待变」的原则。除概括承受民进党过去的风格,一方面批评中共不民主、没人权,坚持不进行以「一中原则」为前提的交流;另方面,既知道中共有「以商围政」的阳谋,又舍不得与大陆做生意的好处。蔡政府究竟怎么看待中共政权的呢?

▲被中国视为核心利益的台湾议题,究竟习近平会如何出手?川普又会如何回应?(图/路透社

这让我们想起冷战初期,美国的肯楠和尼兹。肯楠闻名之举,在于其为美驻苏联使馆官员时,于1946年曾发回一封长达5千字机密电报;1947年时,又以笔名「X」在《外交事务季刊发表长文论苏联行为的根源(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在这些系列表述中,他清楚的表达「苏联将永远是美国的敌人」,并认为,美国只要坚持民主自由原则,维持强大经济力量,不必理会苏联,就可以看见苏联终将崩溃的结果。尔后,接下肯楠职位(国务院政策设计室主任)的尼兹,于1950年将这些构想形成美国的全球围堵战略,且最终获得成功。这两人不仅规画了美国的长期战略,也让美国各界了解政策的稳定合理性,增加了政府行为的可预测性

在台湾开始民主化之后,李登辉担任总统时期的「戒急用忍」政策,其实也是个好例。李的政策在中国大陆开始全速进入世界经济体系时提出,当初是预期「中国即将崩溃」、「七块论」,事后看来,李的政策使台湾失去两岸更进一步接触的机会。但无论如何,李的政策是有长远的战略图像,也就是:中共政权有其内在缺点,应远离并避免在其崩溃时受到波及,时间是站在我们这里。

蔡政府至少该提出一个长期稳定的大战略观点,能回答一系列问题,并使关心者可以自动演绎出一个合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人因为未知而感到恐惧,此举对于民调直落蔡政府而言,绝对是正大于负的措施。希望民进党的政治菁英们,有人可以扛起这个重责大任。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杨颖超,台大国家发展所博士,曾于北京清大、南京大学蹲点研究。关注美中台、两岸政经发展、交流议题。现于大学任教。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