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拿过亿年薪有错吗?联想“高薪酬”也不是杨元庆一人说了算

有媒体建议说联想杨元庆等高管应该主动降低自己的薪酬,拿这些钱去搞研发。这其实是有些想当然的意见,不具有可行性。

只说两个难题,一个是薪酬往上提容易,往下降困难。一个是联想“高薪酬”这个事,也不是杨元庆一个人说了算的。

在职场上,工资能高不能低,这是个惯例,很传统。意思就是说,惯性强大,很难扭转。不然的话,你把一个人的工资降下来,就等于是逼人离职。

毕竟,“能上能下”的公司貌似也就是华为能做到,而华为是一家员工持股的公司,员工能接受职务和待遇上的降低,首先是他们知道自己还能再提上去,还有就是他们有股票为“压舱石”。所以能接受。

在联想公司,无疑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事实上,柳传志、杨元庆等人的薪酬问题不是第一次引发外界质疑了。

在数年前,联想的业绩表现不好,就有人质疑杨元庆过亿的薪酬没有道理,应该少一点。

对此,杨元庆有个经典的解释:

说实在的,杨元庆好像有种很奇怪的气质,他解释什么事的时候,道理听起来都对,但就是让人觉得有些无语的样子。

我想过这个问题,这也许跟杨元庆对自己的“清醒认知”有关,或者说与联想对自己的定位有关。

大家之所以批评联想,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把联想当成了一家“民族企业”,对其抱有很高的期待。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品牌企业,美国有IBM、谷歌、微软等,日本有丰田、索尼等,我们本来是这样看联想的。

谁知道人家自己认为是“全球性企业”,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联想看成一家普通的、平庸的私营企业,那杨元庆他们拿多少薪水其实是无人在意的。

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杨元庆、柳传志等人心目中的联想和老百姓心目中的联想,根本是两回事。

大家不要自作多情啊。联想从来没有想过做“华为第二”,人家想的就是“商业”。挣钱嘛,不丢人。

如果对联想的期待低一些,那联想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公布的2021 年第三季度中国 PC 市场出货数据,联想占据40%的市场份额,非常可观。

人各有志。如果联想只追求赚钱,那也没有什么。但很多70后、80后的朋友都记得,当年联想在做市场和宣传的时候可是大打情怀牌的,国人一度视其为“民族之光”。

嗯,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没有华为的异军突起,联想仍然可以成为一个“民族品牌”,国内价格高于国外,对消费者区别对待,根本不是什么事。谁让我们那么渴望民族品牌的崛起呢!

最近神舟董事长力挺联想,说得很明白,“至于联想国外卖的比国内便宜,这有多种原因。但我要说的是,一个品牌没有母国消费者的支持,怎么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这位董事长还认为杨元庆等人的薪酬其实很低,“仅占销售额的千分之二点五左右”,真正是仗义执言,让人无语凝噎。

柳传志就曾表示,说实在的老百姓的钱,不容易。确实,老百姓都是血汗钱,但我们拿钱支持你,是为了你搞研发替中国人争一口气,可不是为了给你的腰包增肥的。

根据联想的数据,近三年来,联想管理费用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职工薪酬费用,2020年的202亿管理费用中有120亿是薪酬,真阔气啊。与此相比,联想在PC厂商的净利率很低,而且联想在研发上的投入也不高(近三年占同期营收的比重3%上下),只相当于华为研发投入的一个零头。

数据证明,联想确实就是一家商业公司。媒体认为只要杨元庆等高管主动降低薪酬,多投入研发,就能“华为第二”,是非常不现实的。联想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和逻辑,杨元庆等人也很难说有这样的追求和动力。

就算杨元庆想降低薪酬,估计也是“身不由己”——杨元庆表示他的工资是由联想薪酬委员会决定的,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毕竟联想这么大的公司,里面盘根错节,不知牵扯多少利益,其中自有规则和运行逻辑。杨元庆虽然坐在那个位置上,也难免有“投鼠忌器”的顾虑,不能为所欲为——企业其实就是做蛋糕、分蛋糕,如果一把手说大家以后的蛋糕都少分一些,那队伍可能就没法带了。

虽然联想仍然是一家大公司,能赚钱,但终究让人觉得错付了,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