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在身边(第二十一期)防范非法集资
(原标题:以案说险在身边(第二十一期)防范非法集资)
一、【案例简介】
2015年8月,C女士在跟小区的邻居S女士聊天的过程中,得知其最近在“某包金融”APP 上购买了“理财”产品,并且收益较银行的理财、基金产品高很多。看到邻居的收益情况,C女士不可避免的心动了,于是立即向邻居咨询相关购买手续,在了解清楚后,C女士在该APP内购买了10万元“理财”。
半年后,该APP已无法正常存取,C女士致电了客服人员,但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便跟邻居了解情况,结果邻居也是愁眉苦脸,哭着说前期投入的钱一样取不出来。一个月后,C女士接到了当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来电,被告知“某包金融”APP因使用“高收益”吸引用户,涉嫌非法集资,已被公安机关介入进行相关调查,其10万元的本金公安机关将尽力追回。此时,C女士才反应过来,懊悔自己不该相信“高收益”的骗局。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C女士受到了“高收益”的诱惑,没有提高警惕,因为盲目跟风才会上当受骗。但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还可能是投资骗局,投一次就血本无归!
非法集资常见手法之一就是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往往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并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三、【消费风险提示】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三要件: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规避非法集资陷阱的“三要、三不要”原则:一要理性,不要侥幸;二要稳健,不要冒险;三要警惕,不要盲目。所以,我们一定要要坚守理性底线,想想自己懂不懂,比比风险大不大,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实际,问问家人朋友怎么看,不要被赌 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