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______的展示∣北京市西城区初二期末作文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六期(总第777期)

【原题重现】

要问活动效果如何,展示环节必不可少。生动的展示可丰富活动的兴趣,充分的展示可检验活动的成果,成功的展示可肯定活动的成绩……即使是不成功的展示,也可以增加改进的经验。请将“一次______的展示”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以此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题目解析】

学生写这篇作文时,首先想到应该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什么活动,一个是有过怎样的展示。然后可以用一句话支撑起写作框架:在一个××活动上,有过一次××展示,我从中获得××的启发。

从选材来说,可以写校园生活,也可以写社会百态,还可以写国家乃至世界,就看写作者视野开阔程度如何。从主人公来说,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可以是个体,也可是集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没有明确限定。从体裁上来说,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抑或是写议论文乃至其他文体均无不可,只有诗歌要排除在外,但不管选择哪一种问题,都一定文要有体,不能四不像。从虚实来说,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写实的,虚还是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真情感,真认识,能反映主题。

半命题的题目,这个补全横线部分很重要。既要填顺了,不能出病句,又要在写作中容易展开才好。最好不要填什么“难忘”“印象深刻”这类泛泛的词语,要选择相对更具体,更容易在文章中落实下来的关键词。

【学生作答情况分析】

1.绝大部分学生在填写空白部分时,写的是“成功”“不成功”“完美”“失败”等词,虽然填写这些不能算错,但实际上要在文中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解释”相关词语,因此无法达成通过题目就能引导阅卷老师知道学生会怎么写的目的。也有一些学生将题目补写成“一次爷爷的展示”“一次唱歌的展示”“一次充满坚持的展示”等,读起来别别扭扭,甚至本身就是病句,这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自然很难得到高分。

2.很多同学在详略安排的处理上出了问题,重点放在写展示之前是如何准备的,而不是详细写展示的过程,把这个展示过程一带而过,由此导致文章在详略安排上出现明显不当。详略不当,是应试作文中的致命伤。

3.在认识上要么是深入不够,只是就事论事。要么是看似非常深入,实则已经完全脱离文章内容,是完全不着边际的拔高。不管是深入不够也好,还是过度拔高也好,归根结蒂,都是日常积累不够所致。

下面,我尝试着写一篇“下水文”,为学生打个样儿。

一次状况百出的展示

“糟糕!明天的荐书活动轮到我了,可我还没有准备呢。”熬到大半夜,好不容易把各科作业赶完,忽然想起这件事,只好强忍着困意随便找一本书,上网查点儿资料,粘贴两页PPT再睡。

“老师,这个PPT好像打不开。”上课铃响了半天了,我还在折腾这个PPT。昨天做完之后匆忙存在优盘里,也没检查到底能不能用,结果一上来还没开讲就出状况了。

“没有PPT也没关系,那你直接拿着书讲吧。”老师的话听起来不冷不热。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是《小王子》。《小王子》的作者是圣埃克苏佩里,我选的这个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马振聘翻译。”

“停一下,谁翻译的?”老师突然打断我。

“马振聘,哦,好像不是,是马振——”我有些迟疑,感觉那个字不是“聘”,但一紧张又想不起来读什么了。

“看清楚了,那是马振骋,‘驰骋’的‘骋’,要和‘聘用’的‘聘’区别开来。”老师一边说一边把两个字写在黑板上。出师不利,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圣埃克苏佩里是法国的飞行员,他是为飞机而生,为飞机而死的,……《小王子》从发表以来,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小王子》是全世界最受读者喜爱的畅销小说之一……”因为没有准备,只好磕磕绊绊地照着这本书封底的简介读一遍。

“谁来评述一下,说说他讲得怎么样?”这是图书推荐活动中老师经常安排的互动环节。

“老师,他在说小王子和玫瑰花的友谊时,把‘谊’读成了二声,应该是四声。这个字之前就纠正过很多次了。”有同学不但指出了读音错误,还补了一刀。老师经常讲“时时处处学语文”,要同学随时随地注意纠正读音,这又暴露了我上课没专心听讲的事实,本来就已经羞红的脸就更红了。

“老师,他只是照着简介读了一下,没有说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我也曾在评述别人的分享时说过这句话,结果今天遭到了报应,这个回旋镖飞向了我自己。

“那你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和大家说一说吧。”

“老师,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王子和酒鬼的对话那一段。”

“那你就把那一段找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手忙脚乱地翻了半天,却没找到那个情节在第几页,没办法,只好和老师老老实实承认:“老师,我没好好准备,《小王子》是我很早之前读过的,昨天忽然想起来今天要分享,就随手抓了这本书。”

“来,我们大家再回顾一下,我之前讲过的几则经典名言。”老师依然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起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庸》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朱子治家格言》

看着这些话,我的脸红到了脖子根了,感觉句句都是在针对我。

“要用经典观照现实,要把经典中所讲的道理与现实相结合,然后才能真正理解经典的价值。”老师经常讲这样一些话,但我却从没当回事儿,这次状况百出的展示之后,我一下子明白了这些话的价值。

【关于这篇“下水文”的模拟问答】

1.为什么要在补全题目时,用“状况百出”这个词?

因为从阅卷老师的角度而言,看了这个题目,远比看“一次成功的展示”“一次不成功的展示”等,心里要更有数,阅读也更有明确预期,只要看到学生作文确实围绕着“状况百出”这个词来写,就愿意给更高的分数了。

2.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假假真真,真真假假。我基本上每节课都会让同学做图书推荐分享,所以很多情节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不过不是发生在同一个同学身上,而是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我不过是采取鲁迅先生说的方法“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而已。这也是学生写作时最该深入理解与运用的一种方法。

3.为什么要在文章的最后引用两则经典名言呢?

一个是文章最后需要一点儿“上价值”的东西,这两则经典正好可以用来“上价值”,而且,和前面的内容能很好地匹配起来。

二是我经常会在课堂上讲一些经典名言,但不是凭空来讲,一定结合具体事例来讲。我每次引经据典分析某些事件时,总有一些同学觉得这和考试没啥关系,不认真听。事实上,关系很大。应试作文没那么难写,甚至可以说是很容易。无非就要满足两句话:“讲一个好故事,有一个好认识。”“好故事”和“好认识”从哪里来?它们都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而要日积月累。

4.学生生活经历很贫乏,没有那么多素材可写怎么办?

生活经历贫乏是事实,但换一个思路,就是这点儿贫乏的经历,但凡认真思考,有意识主动训练,应对考试也足够了。但很多同学偏偏却不想着自己写,总想着要从别人那里学一个什么绝招,甚至抄文段,抄全篇,实在是舍近求远,缘木求鱼,“甚矣,汝之不惠!”。

最后,为自己做两个广告:

今晚八点有一个在外滩教育视频号的直播分享,主题是:给语文学习“减负”,给孩子能力“加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识别海报中的二维码预约。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