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全景式呈现重大倡议带来的非凡成就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回望2013年的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掀开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篇章。十年来,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系列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全景式回望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该片聚焦基建、交通、能源、科技、经贸、文化等领域,分为《长路远方》《基建·跨越山海》《能源·动力澎湃》《贸易·货行天下》《运输·钢铁驼队》《科技·智慧之光》《文化·民心相通》和《命运与共》八个篇章,细数“一带一路”上“中国名片”的故事。这是新时代外交惠民的备忘录和成绩单,更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实践的深情礼赞。

巧妙解码重大主旋律题材

全景式呈现十年丰硕成果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数据表明,这一重大倡议提出的十年来,中国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上万亿美元投资。如此可观的数字,意味着海量的创作素材,如何在有限的纪录片时长里实现精巧布局、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范例,进而将个体命运与时代脉搏相连接、有效引发观众共情?这是解码这一重大主旋律题材的关键,也是横亘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制作团队面前的首要难题。

随着第一集《长路远方》的重磅播出,观众得以窥见该系列的创作理念:不固守于顺序梳理时间线的传统思路,也不拘泥于面面俱到的细节呈现,而是全景式地书写“成就”,于古今之间自在穿梭,浓墨重彩地描绘民生的改善情况,承载的内容信息量十分丰富。这种“快节奏、强密度”的内容呈现,不仅可以充分囊括重大主旋律题材包含的海量信息,也与时下大众的信息摄入习惯相契合,同时也有利于开展互联网传播。

作为系列之始,第一集《长路远方》以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热闹场面开场,以近半的篇幅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进行回顾。观众得以随着极富感染力的旁白,来到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前,感受张骞出使西域的壮观景象,再来到陕西博物馆,凝视昂首远眺的鎏金铜蚕,来自拜占庭帝国的金币——它们共同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从苏丹到撒马尔罕,从福建泉州到肯尼亚拉穆岛,从中国明朝的青花瓷到意大利著名画家的画作……虽然只经过了短短十几分钟,但是观众已然历经了一场盛大的文明之旅,且深感意犹未尽。

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共建“一带一路”这个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伟大倡议,再次唤醒了人们对那条繁忙的商路、文明交往之路的回忆和向往。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成为了“一带一路”的新名片:中老铁路,中马友谊大桥,埃及的虚拟轨道列车,阿布扎比的智轨列车,埃塞俄比亚的遥感卫星,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欧班列……一张张“中国名片”接连亮相荧幕,全景式地勾勒出了新时代的宏伟篇章,虽然内容繁多,却并不显得冗杂,这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创作思路。

由“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

反映“一带一路”的丰富内涵

在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兴衰的印度尼西亚,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些农耕时代的文化传统,奔牛比赛活动就是其中之一。在第二集《基建·跨越山海》当中,就讲述了一个与奔牛比赛有关的故事。居住在泗水市马都拉县佩甘特南区的噶发尔,从父辈起便一直饲养比赛用的奔牛,成绩一直拔尖。而今年的奔牛节比赛尤为特殊,因为几百公里外的雅万高铁即将通车,交通的便利意味着当地旅游经济即将得到发展,而奔牛比赛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雅万高铁,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以及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高速铁路项目。当噶发尔真诚地面对镜头表示:“一直希望雅万高铁通车,然后延长到我们泗水,这样能吸引来更多的一些外国游客,到我们马都拉来观看奔牛活动,这样就能带动本地的经济,我们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多。”观众得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价值。

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像这样以“他者”为主体,采用一种介入式的观察视角,进而讲述国际友人对于“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的理解和感受,是该片在具体叙事当中的主要创作手法。这种借助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处理方式,建构了更加开阔的创作视野,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一带一路”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当国际友人真挚地表达幸福感,这便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最好的回应。

公路通坦途、铁路接城市、大桥连民心,契合期盼、带活经济。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延伸,串联起共建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片中也用一定的篇幅,描写了中国建设者的勤劳和智慧,通过纪实画面,与国际友人之间形成“对话”式的交流感,生动展现了双方共赴美好未来的笃定信念,进而唤起海外受众的共鸣。

着力打造令人惊艳的视觉盛宴

展望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

“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出的号召,如今正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正所谓,“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值得一提的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被一再强调,于是十年来人们切实看到,“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建设了诸多基础设施,更是在建设美好的生存环境。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对这份美好予以了精雕细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名片”的靓丽,着力打造令人惊艳的视觉盛宴。例如,由中资企业承建的光伏电站“点亮”了埃塞俄比亚的偏远村落,中国企业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桥连接克罗地亚南北国土,安第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两地牧民受惠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伊尔克什坦重新焕发生机……一帧帧色彩精美、构图考究的画面,辅以高科技手段,让人过目难忘。

可以说,《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是对过去十年的总结,也给前路以激励。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强调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文化交流重要桥梁的纪录片更应持续发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有效阐释政策,塑造民族精神,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