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广告人变卖身家300万,做导演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导演左志国成为导演的第一个14年,可能是——
走导演的路,吃没钱的苦。
左志国拍处女作《云雾笼罩的山峰》,花的三百万,没有一分钱是行业里投资人投的。
一部分是变卖全部身家,包括早几年在北京打拼下来买的房。还不够的部分,又东借西凑, 凑够了三百万。
万幸,作品成绩算是亮眼。入围第34届华沙国际电影节Free Spirit竞赛单元,第二届银川电影节开幕影片,第五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纽约邓波电影节12月份最佳剧情片奖。收获了众多国内外电影节青睐,还有行业内好评。
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Mr.Stefan Laudyn曾评价这部作品交叉式多线环形的结构足够烧脑,是有史以来最棒的剧本。特殊构架可以与黑泽明的《罗生门》相比较。
人要现实一些才不会堕入虚无。如果说导演左志国这部关照“自我表达”与“现实思考”的处女作被认可,是电影梦的一次平安着陆。02年到16年这十四年间,也许可以浓缩成——「于现实与梦想间耕耘」。
这个周末(12月14日-15日),在他的新电影开拍之前,我们邀请左志国导演到线下课堂,向青年影人传授一些耕耘收获体验,和实战知识经验。如果你在北京,邀请你来。
保持理想的一个办法
YIQIYINGCHUANG
左志国是在千禧年初开始“北漂”的。
跟当时很多去北京的年轻人一样,不仅带着挣钱的欲望,更多是为了某种理想。
艺术梦。导演梦。
电影《如果·爱》里,周迅饰演的孙纳,一个乡下跑到北京,找演戏机会的穷姑娘,吃不上饭,没地方洗澡。遇见同样不富裕,来北京学导演的林见东。
那个年代的北漂里,这种故事不少见。为梦想苦中作乐,报团取暖或是独自吞咽理想始终照不进现实的苦涩。
左志国自己也是。“二十一二岁刚刚做广告时,就想着10年后一定要去当导演。”
2003年,他用3000块预算,完成了第一部独立执导的短片《山里山外》。拍摄器材是从学校借来的一部破DV。演员用的是自己同学。故事很简单:一个卖豆腐的小哥,日复一日地在家里卖豆腐,生活平淡无奇。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孩回到了家乡,她曾是他的初恋,后来到外面做小姐,回家乡后依旧怀念着往事。
后来,卖豆腐的小哥,决定改变离开小镇,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当时有策展人邀请左志国去参加韩国釜山电影节,并帮他做了影片推荐。高昂的影片转码费用迫使他不得不放弃。三四十万,相当于北京当时一套小房子的价格。
《春江水暖》导演顾晓刚曾说过:每位青年导演都会有不同的类型阶段,有一类绝对是赌博性质的。
影视行业有一条铁律被奉为圭臬:永远不要用自己的钱拍电影。
但总有前仆后继的年轻人因为理想选择踏平铁律。一份「影视行业青年创作者生态调查报告」显示,仅有20%新人导演首部作品资金来源是电影专业机构投资,80%新人导演资金来源是自己和家人的积蓄,私人投资借款,或其他众筹方式。
回到现实里去看,不能武断评论新人导演的理想主义,是莽撞还是无畏。
当接受过“学院派”教育,或非科班出身的影迷型导演,企图在最具表达欲的年纪,用影像艺术形式展示自己的影视才华能力,满足天马行空的创作灵感,“生存与梦想”的冲突与困境就会凸显出来。
拿不到处女作的启动金,就不能走上自己真正的导演路。启动梦想之前,先跨过没钱这道坎儿。
长跑者思维
YIQIYINGCHUANG
跨过“钱”的坎儿,还有“市场”的大山要翻。
从商业角度看电影,市场才是电影人真正开始战斗的地方。新人导演,如果不能靠大荧幕爆款作品证明自己,奖项的意义微乎其微。如果说为什么没有在坚定梦想一开始,就抛弃一切去实现创作理想,大概源于他一早对这一点了然于心。
因此,不同于选择孤注一掷、单刀直入去破釜沉舟的青年影人,在电影梦这件事上,左志国坚定选择「长期主义」。
人明确知道自己想干嘛,就不会在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问题上迷茫、焦虑。稳定的工作不会成为实现梦想的阻碍,反而是更好实现梦想的底气和保障。
也由此,左志国把自己成为导演的第一个14年拆分成两个七年。
第一个“七年”:02年到09年,稳定工作。专注做好广告设计,并且做得很出色。个性化的设计,独特的创意风格理念,让他在业界发展顺风顺水。每一年都收获颇丰。
第二个“七年”:09年到16年,启动梦想。一本名叫《辞职高手》的书里曾写过,“辞去工作不能快速启动一个梦想”,“当你保留你的工作的时候,所有机会会成为盈余的主张,而不是亏损的弥补。你只需要选择那些最适合你梦想的机会。”
七年间,左志国经历了断断续续五六年写剧本,期间大改六七次,小改无数。除了工作,还有——
卖房;借钱;找人;建组;拍电影……直到实现自己的职业身份转换——从广告拍摄者转变为电影创作者。
从第一部短片,到第一部大荧幕处女作电影,左志国跑了14年长跑。
抓住社会最表层的
荒诞深入探讨
YIQIYINGCHUANG
《云雾笼罩的山峰》故事发生在太行山脉之中,是一部多线索叙事影片。也用悬疑烧脑的叙事方式,折射出人性善恶问题。
故事从一起犯罪事件开始。军坡是一名矿工,小女儿病重需要手术,他到老板家讨要自己的工伤赔款,老板却将他赶了出去。军坡冲动之下将老板女儿带走了,他在与老板女儿相处过程中,建立了不同寻常的父女关系。同时因为绑架事件,将其他几个毫无关联的人裹挟进来,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目的参与了该事件,有人为此丢掉性命,有人为此遭受牢狱之灾,有人落荒而逃,从此浪迹天涯。
一天之内,大大小小犯罪同时进行,仓促无序。却好像又有计划。看似出于人性,却又触犯道德,违反法律。串联的犯罪故事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蝴蝶效应”,未曾谋面的陌生人,语言和行为也可能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人导演通常很难承载和驾驭大的制作,《云雾笼罩的山峰》里,镜头、人物表现、故事结构、画面等很多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感觉。
作为一个群像戏,没有绝对的主演,每个人物的命运悲剧都相互交错,穿插交织。打破线性时间的同时,可以更全面看到人物的命运发展起因和结局。这要求创作者有很强的解构时空能力。
除了结构之外,左志国也剖析普通人内心的欲望,探讨人性深处的东西。
“没有人生来是恶人,没有人不想好好生活”。
比如影片中的施暴者,同时看起来也是另一种受害者。影片中左志国用了大量对比,富与穷,悲与喜,而这一切都是来自生存食物链。没有横向的竞争,只有纵向的冲突。施暴者反反复复的纠结,内心呼之欲出的忏悔,动机都是想证明只个“普通人”,无心做恶事,去挑战什么,不过想得到自己应得的罢了。
用“普通人”面对社会系统的迷茫,无力,挣扎,甚至“奋斗”,表现人性的复杂矛盾,揭露人性“恶”的另一面。同时不囿于“性本恶”。也揭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警示多行善事,不为恶事。
文艺片拒绝自嗨
YIQIYINGCHUANG
不盲目沉溺自我表达,走入与现实隔离的高处。坚守艺术创作同时兼顾市场规律,对自我发展和商业市场同时有清晰判断,对新人导演来说,是比创作一部作品更重要的能力。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项目创投主题,就是“直面市场,拒绝自嗨”。对于青年导演该选文艺还是商业,市场导向的作品需求是:不仅是作者意识表达过浓的文艺片,更是能直接面对市场,和大众共鸣,有商业潜力的作品。
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是,创投参赛的769部作品中,超过一半数量是悬疑犯罪片。其中21个终审路演项目里,有犯罪、悬疑类型元素作品,也有七部。
文艺片扎堆犯罪悬疑题材,也是因为年轻影人看到了市场需求。这些年文艺片的春天被高喊了多少次也效果惨淡。而低成本现实主义犯罪题材,因其独有的真实性、社会性、猎奇性营造的奇观景象,抓住了观众对犯罪本身的好奇和窥探欲,成为近些年在市场上“以小搏大”的热门故事题材。
但同时,作品也凸显出青年创作者一些问题:人物单薄,生硬堆砌夺人眼球的元素、暴力场面;依赖情节反转、场面渲染等出于类型化的策略,缺少叙事上的讲究;对犯罪问题的人文关怀不够深刻;对艺术美学层面的理解和表达还有欠缺……
下周末,左志国导演会以《云雾笼罩的山峰》作品为例,从新人导演创作讲起,如果你对犯罪题材如何做选题策划、叙事策略会更有深度有探索欲,届时可以在课堂交流中向他发问。
不止这些。他还会向你传授涵盖创作、拍摄、推广、发行等所有环节的拍电影全流程实战知识,带你了解行业内幕和实用实操技巧。
很重要的一点——导演12月底有新电影开拍,结课后通过导演筛选的学员,有机会进组,跟组学习。机会难得,下面是详细课程大纲↓
你到底为什么拍电影?导演是个散发梦幻气质的职业,如果你有电影梦想,你确定自己真的了解什么是职业导演吗?
职业导演,不能只拍自己想拍的电影,某种程度上要完成命题作文,拍出资本、市场、观众买单的电影。
需要有用职业思维,去实现艺术梦想的思维和技术。
2010年,导演王小帅曾经预言,第七代导演这个群体不会出现。其实,真的不需要着急,陈凯歌拍《霸王别姬》42岁,张艺谋拍《活着》44岁。完成梦想的长跑,需要有耐心和信心。更需要用投入和专注,去补充电影知识,丰富自身的广度,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就像阿莫多瓦针对个人经历再创作的《痛苦与荣耀》,平静之下的暗流是独一无二的人生阅历,也是对生命的体悟所赋予的。路很长,慢慢走。
所以,「找搭子」拼课活动长期有效。
目前这门课原价每人2499元。老学员1999元。参与限时拼团优惠,新学员也可以一样直接省500块。
你可以把课程转发给你身边的好友,或者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比如主动开口问一句,“有没有想一起上课的,一起拼课学?”也许一次主动尝试,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还能省钱,一举两得。
转发给好友,或者在评论里留言试一试。要相信这是个野心和才华不会被埋没的时代,有能力的新人导演,终会闯出明堂。希望你能找到和你一起做梦一起闯的人。
作者丨轻舟
排版丨pelyliu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益 起 推 荐
关 注 【 益 起 映 创 学 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