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些心酸的游戏
和大陆朋友玩过一个「不太怎么好玩」的游戏。那天,与一个自认为「懂得繁体字」的大陆朋友聊天。我突然想针对她,做一个小实验。我写下「头发」两字,问她这是甚么,她回答「头发呀」。我另外又写了「头发」,再问她这是甚么时,她愣住了。过了半晌,才吞吞吐吐地说:「咦,这...也是头发,那刚刚那个是....?」我接着写下「皇后」,她回答「皇后」,但语气变得不太有自信;我接着又写下「皇后」,她信心回来了,答道「皇后,是简体字!」「不,繁体字也是这么写的。」我纠正她。她又傻住了。「那...刚刚那个『皇后』是...?」她一头雾水地问我。「是错字。简体字经电脑转换成繁体字后,产生的错字。」我解释道。但我明白,我的解释她根本听不懂。说来可悲,同样的「游戏」,和日本朋友玩,不会出错,但和大陆朋友玩,则错误率高达百分之百,几乎是屡试不爽。玩这游戏的目的,不是为了刻意出这位大陆朋友洋相,而是想确认一点:传统汉字在中国大陆,到底是以一种甚么姿态消失?毕竟文字不单纯是一种「工具」,甚至还可能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心。同文同种,容易唤起相同的感情。大陆朋友看着「头发」觉得亲切,看着「头发」这种明显错别字却正误不论、马虎辨识一番,以此而论,我们与大陆的文化纽带、甚至情感纽带已经发生断裂。言虽激越,决非河汉。所以我说,这不是好玩的游戏,甚至是有些「心酸」的游戏。这游戏让我体认到:在中国用了数千年的传统汉字,是以一种被近乎彻底扬弃的姿态,逐出了中国。台港两地如今勉强维持着传统汉字的局面,有时还会被一些大陆朋友指为「抱残守缺」,我们在文化上,成了彻底的孤臣孽子。汉字文化被彻底逐出中国的迹象,不只一个。众所周知,文字能「竖排版」,是汉字文化圈的共同特征,数千年来中日韩越四国都是如此。最近我在日本买了「电子书阅读器」,不论哪种厂牌的阅读器,进了日本市场,都要做一点修改:把汉字出版物以竖排版编排问世。竖排版无疑要增加人工调校的功夫,额外增加成本。早就是资讯时代,一般人横竖都能读,但日本人会在这种事情上择善固执,花钱花时间也在所不惜,你就不能不佩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坚持。哪怕是科技当前,也毫不让步。而中国大陆的文字改革,除了汉字简化,还包含了全部印刷物以「横排版」面世。早年的大陆学者甚至煞有介事地说「横排版才符合人类生理习惯」,根据何在,不得而知。日本人看习惯竖排版了,也没听说生理受影响、寿命短一截。竖排版印刷物彻底消失的结果,使得大陆朋友初次接触到日本、台湾等地的书籍时,犹如见到外国的天书。当年我在日本留学,一个大陆同学看着日文教科书,叫苦不迭,说「看着竖排版,老让我看错行」,由此可见一斑。听过一些大陆朋友提起:大陆上学术界为了研究古籍,还是要经过传统字体的「训练」。也就是说:在台湾、日本,原来属于一般学童的识字水平,在大陆则都划归学术圈,「发发」「面面」要分清,「竖排版」要看得习惯,进了大学的「中文专业」才有机会。这在无形中,把传统汉字文化抹上了一层「学术的」、「艰深的」的色彩。我文中提到的那位大陆朋友,就是在我考了两题之后,大呼「繁体字好难」(连日本人都不会因此喊「难」)。有位东森论坛上的大陆朋友「九峰」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天下华人共守汉语的底线》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021/284507.htm)呼吁维护良好汉语,他本身还是个在海外「讲授中国文化和中文课」的学者,对于中华文化的用心,自然不容置疑,但连他的文中也出现了「万里长城」这样的硬伤,遑论其他大陆朋友?如此呼吁港台认识重视汉文的纯净,岂不是讽刺?附带一提,当年游锡堃做行政院长时,一纸命令,把公文改成了「横排版」。数千年的「汉字公文竖排」格式,进了坟墓。为了辩护这个新出炉的政策,他说道:「这不是去『中国化』,是国际化」。这政策的是非曲直,我先不去谈它,只是他那「不是去『中国化』」的理由,用得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他难道不知道,当今中国早就彻底横排版了,他当然不是「去中国」,反而是向中国靠拢了。
天下华人共守汉语的底线--中文殖民地化才是华夏文明的灾难(上)
天下华人共守汉语的底线--中文殖民地化才是华夏文明的灾难(下)
张炳煌随笔/传统汉字的融合和再兴
●作者老侯,硕毕,在日本谋生的台湾上班族。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