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消费待回温 台商修复中 存信心
大陆经济情势不稳定,台商忧喜参半。图为6月30日北京欢乐谷的夜经济活动。(中新社)
大陆经济前景众说纷纭,第一线感受的台商忧喜参半。几位受访台商表示,经过疫情肆虐,大陆消费与内需的「内伤」颇为严重,现在仍处于修复期,但长远看,对大陆经济的未来仍充满信心。
厦门台商协会会长韩萤焕表示,在中美贸易战之下,企业经营确实较为困难,但大陆市场庞大,机会仍多。他也形容,眼前的经济与景气是一时的困难,台商对未来仍充满着信心,毕竟许多台资企业在大陆扎根已三十余年,具有一定基础,「还是很有把握」。
疫情期间,传出有部分大陆台商出走返台。韩萤焕说,返台者多属于中小企业,疫情时受市场消费趋缓影响、处境较困难;但随着疫情放开,大陆旅游业、餐饮业发展状况良好,依据这些企业过去对大陆市场的娴熟度,他相信企业会慢慢回流,且近期也看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另一名从事食品业的上海台商高管评估,疫情之后,大陆消费与内需所遭受的「内伤」颇为严重,现在还处于修复期。虽然企业「疯狂抢钱式」地要把失去的这三年赶快找回来,但是「很多消费者的手已经没有那么阔了」,渐趋于保守。
这位高级干部举例,从房地产价格、消费模式,都可看出内需不振,而越来越多商场的「提袋率」更是惨澹,即便是生意最好的餐饮业,疫情前蜂拥而至的情境也不复见。她补充,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因各地消费模式不同,在区域上也有所差异。
不过,对大陆经济前景的判断也不能一概而论。湖州剑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士维指出,从整体预测来看,大陆内部的需求确实受到冲击、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大环境影响,但对其所在的汽车零件行业、乃至汽车安全系统此一细分领域而言,公司的发展与经营所遭受的冲击相对很小。
中美贸易战之下,是否有台商将部分大陆产线外移,以求降低风险?韩萤焕坦言,基于买家可能要求到东南亚或亚洲其他地区生产,确有个别企业如此做,但这并非大趋势;尤其当产品拥有绝对竞争力时,更未必需要照做。他强调,大陆经过40年发展,工业基础与生产能力都非常强,基础原材料、零组件等各方面多留在大陆,部分台企到东南亚也只是进行分装、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