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46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12.93万亿元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节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新增9.4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高基数有回落,但仍然比2022年同期多增超1万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12.93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如何解读一季度的金融数据?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7.05万亿元,同比增长9.6%,比上月低0.5个百分点。一季度累计新增贷款9.4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高基数有回落,但仍比2022年同期多增超1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一季度的贷款数据基本符合预期。
周茂华说:“贷款同比波动主要是受到基数影响,去年一季度银行‘开门红’冲高较多,对后三个季度造成一定透支。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注重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均衡投放,避免资金沉淀空转,为可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留有后劲。”
从货币供应看,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304.8万亿元,同比增长8.3%,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我国货币存量规模已经足够大,这和过去一段时间的融资结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一定关系。
董希淼表示:“巨额的存量资源掌握在企业和居民手上,为促进投资、消费和整个宏观经济恢复向好奠定了基础。也要看到,金融总量的规模确实已经不小,随着经济恢复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新动能进一步培育,存量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会显著提升,有利于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0.3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一季度累计新增12.93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从单月看,3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较前两个月略有下行,但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董希淼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之所以下行,既有部分储备项目贷款合理后移发放的因素,也有政府发债进度偏慢的影响。“从全年看,新发行政府债券总规模预计接近9万亿元,新增贷款也将保持在合理水平,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仍有支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稳固。”
信贷资金的价格和流向也有不少喜人的亮点。一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降到3.7%左右,比去年同期进一步下行。从主要大行数据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大体保持在20%-30%,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金融资源对做好“五篇大文章”、促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正在加速见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