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及沙烏地阿拉伯同意重新建交 美國與歐洲全面警戒
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复交,图为沙国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左)与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右)交流。(中新社)
上个星期的3月10日,出现了一则对全世界未来各方面来说,都可能是「影响深远」,但一般国人(特别是投资人)却没有那么关心的国际政治新闻—伊朗及沙乌地阿拉伯同意重新建交。
根据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的报导,这两个分别由逊尼派与什叶派所领导的邻国,自2016年1月断交后,由于互将对方,视为寻求地区统领地位威胁的势力,遂使得两国间的角力,分别蔓延到中东几个国家。当然,也造成中东地区政治局势的动荡。
而此一新闻之所以深受瞩目,最主要是因为在此之前,其他国家尝试为两国修复关系的努力都未成功。而这次,两国成功复交的关键点在于:伊朗及沙国是在「由北京斡旋,但一直以来就在扮演国际警察的美国『未参与』」的情况下完成。
中国促成沙乌地阿拉伯和伊朗复交。图为10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主持沙伊对话闭幕式。(新华社)
国内的政治及军事评论专家—邱世卿,就在他的个人脸书中指出:「沙特与伊朗和解,虽然对全人类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美国与欧洲来说,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发展」。
邱世卿所持的理由是:「美国是一个习惯打顺风仗的国家,处于优势中往往无坚不摧,勇往直前,可是只要面临逆势时,这个国家却又退缩的比潮水转向还快,韩战如此,越战如此,阿富汗战争也是如此」。但如今,「东线的乌克兰战场并没有如愿的击垮俄罗斯,但是另一面中国开始加大对防线的渗透…而另一边的中国,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他表示。
3月1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说,中国为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东地区实现和平、稳定与安全提供了助力。 新华社
正由于沙特与伊朗建交的事件,让笔者想起前一阵子,所看的一本《地缘政治投资大局观(Geopolitical Alpha:An Investment Framework for Predicting the Future)》的书。
该书的作者—Marko Papic,是位于美国加洲多元资产管理公司—钟楼集团(Clocktower Group)的合伙人兼首席策略师。专门学政治,而非金融财务的他,在加入钟楼集团之前,就在2012年创立了BCA Research的「地缘政治战略实践(Geopolitical Strategy Practice,GPS)」,也就是金融业第一个专门的政治分析投资战略产品。
在这本书中,Marko Papic特别提到2016年的两大国际政治事件—英国的「脱欧公投」通过,以及川普当选美国总统背后,所代表的「已开发国家民粹主义行动」,已突显出「经济学家和利率预测者的年代已经结束」。
Marko Papic解释了为何英国的「脱欧公投」会通过?而希腊人却宁愿忍受艰难的纾困改革,选择待在欧元区内,而不是像出现同样问题的阿根廷,选择让币值大贬以解决问题?其中的核心,就在于「大多数中间选民」的想法。
当然,撇开「卖瓜者,不可能说瓜不甜」的问题,笔者认为Marko Papic个人对于投资的预测角度及准度,至少会比一般受过严密金融及财务训练的专家,要务实及「贴近民意」得多。
毕竟以民主国家为例,想要顺利当选,自然得听听国内最主流的民意心声。且当人民的声音,汇集成庞大的主流民意时,就算是独裁国家,所有官员的决策依据,就不会是「从经济或金融角度来看『应该怎么做』」,而会变成「应大众要求而做」。
例如Marko Papic在书中特别写道:「中间选民(作者再三强调,社群媒体不论是twiter或instagram等,都不能代表中间选民)」是政治市场上的定价者,但长期来说,政治人物只是价格接受者」。
笔者认为,从Marko Papic的这番话,就不难体会美国FED,这一路在「货币紧缩以对付通膨」这件事上的摇摆不定。个人所持的理由很简单:华尔街财团是美国政府及官员的「手心肉(为了赢得选举的主要政治献金来源)」,中间多数选民,还只能算是「手背肉(提供选票让政治人物当选)」。所以,当民意认为通膨问题,严重影响民众日常生活,政策就会向其倾斜;假设通膨状况有一点改善,政策就会立刻向华尔街倾斜。
在书中,Marko Papic更预测未来十年,会有更多非正统财政与货币政策,反垄断案件增加、进一步财政宽松、选择性的监管当局施压,以及对资本利得和高所得纳税人课征更多税。
至于Marko Papic的几大预测—由于已开发国家所得不平等,「去全球化」将是难以逆转的趋势;欧洲会因为避免被世界「边缘化」,而不得不勉力维持团结;在原本单极(美国独大)世界,走向多极趋势下,中美的竞争只会持续,不会减缓;全世界(特别是英语系国家的中间选民)受到社会不平等的影响,正由右倾的「放任式政策(华盛顿共识)」,逐渐向左倾的「监管式政策(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识)」迈进,并自2020年开始,迎向「停滞性通膨」的十年…等,笔者认为应该是可信度满高,且会持续影响未来投资方向的重要参考。
笔者认为该书中,最值得投资人参考的分析,就是第九章里,有关印度未来经济发展与投资前景,以及中东局势的部分。该作者就认为,当美国一心在亚洲拔桩及围堵中国,而无法顾及中东局势之际,中国就有很大的空间从中插旗。而本文开头所提到的沙、伊重新建交,就是非常顺理成章的明证。
至于印度方面,当大多数国内、外专家学,主要从经济上「替代中国大陆全球制造工厂」的角度「看多印度」之际,该书作者却从注意到印度的政治局势,恐怕会让人对其经济没法「太乐观」。
一旦该书作者对于未来各项走势预期正确,笔者认为所有的理财大众的,都应该认真考虑这些政治因素,将会对自己的投资理财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且提早做出相对的因应。
特别是当只关心本业经营台积电,开始征求具有政治学博士资格的人,来担任「商业情报分析师」的工作之后,笔者认为想要进行长期投资的一般大众,不论是把钱放在国内,或是国外的某一地区或国家,未来都不能轻忽政治分析此一层面。
因为,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目前经济及金融预测上的最大问题,都是来自于对于经济或金融非常娴熟专家的看法,然而,政治既是「管理众人之事」,就有可能在方方面面上,对于一国或甚至邻国的政策或经济走向,产生广泛的影响。假设预测者不查,预测的结果就有可能失准。
当然,也许政治分析不能帮助投资人,避掉短期重大金融事件的「踩雷」,例如这几天才发生的美国矽谷银行(SVB)倒闭,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又再遭逢一次大幅震荡。但是,却可能有助于长期投资人,在资金配置地区及比重上的准确判断。
不说别的,就以俄乌之战为例,假设一场原本各方预期,只需要3个月便能「解决」的战争,变成一场长期对抗的形式,而原先「单极(以美国为唯一强权)」的世界,转为「多极(霸主不在只有美国)」之际,每一位投资人,恐怕都得好好学学这一门「政治投资课」,才能避免将资金「放错地方」,而导致自己辛苦累积的财富大幅减少或不见~当然,这世上没有绝对不能投资的标的或地区,只是「配置比重高低」的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