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头发为何产值百亿?人民日报记者实地探访

假发“小发”的进出口之旅

秋日,一缕来自印度的头发“小发”,被小心包装后,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抵达河南许昌。

数日后,“小发”经工人之手,变成一顶精美假发。而后,“小发”又借助便捷的通关,来到非洲、欧美等地,成为那里的抢手货。

全球每10顶假发,就有6顶来自河南许昌。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许昌人将“一缕头发”做成了百亿元大产业。

从原材料收集到摆上货架,“小发”要经历哪些旅程?新时代,许昌的假发产业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

跟着“小发”的旅程,就可以找到答案。

入境:通关便利,助力许昌成为“假发之都”

“小发”是假发。但对它而言,最高标准便是“不假”。近年来,国内真人发逐渐稀缺,许昌假发企业转而大量从印度、缅甸等国家进口。

“之前,为了买假发,我们派人常驻印度,买够量后才打包运回国。有时候遇到检验问题,所有假发都滞留在关口,费时、费力,通关不太便利。”河南东恒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申志强说。

不同于汽车、机器等大型设备的进口,“小发”体量小、单个价值低,且容易受到污染,常受到严格的检验检疫。所以进口“小发”,总让假发企业很操心。

而今,“小发”如何开启这段旅程呢?

印度收发商人收到“小发”后,把它寄到位于中国的保税仓内,再由许昌的假发企业去保税仓内挑选。“我们就在保税仓里看货。看中了,就买;看不中,就退回。此一模式,省下了很多麻烦。”申志强说。

2020年,河南许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海关总署批准设立。此后,发制品企业可在保税物流中心内开展保税存储、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等业务。

为了让“小发”顺利入境,许昌不断优化进口环节:申建发制品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台发制品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设立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当前,‘小发’从印度进入河南许昌,最快只需3到5天。”许昌市发制品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效民说。2023年,许昌有进出口数据的发制品企业764家。许昌,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

乘坐货轮,“小发”经青岛港入境,进入许昌保税仓。被假发企业采购商选中后,“小发”的旅程再次开启。

加工:“头上”经济,且看许昌“手上”功夫

办理好入境手续,“小发”很快来到假发工厂。在这里,“小发”将开启华丽变身——

走进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内,百余名工人正操作着织发机,全力以赴赶制订单。

“收购上来的‘小发’,是原始发,不能直接佩戴,还需要脱鳞、染色、开料、整毛、磅发、排发等十多个环节。”工人李凤新戴着眼镜,一针一针地钩织着假发。

算起来,“小发”和许昌牵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许昌假发更是经历了大变革,迈向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们的发制品行业,也由粗加工转为深加工,由单一品种发展到系列产品了。”王效民说。

如今,“小发”的小伙伴们,越来越多——

配饰类假发品种不断翻新,传统型头套种类多元。除了真人发,许昌也以化学纤维为原料,制作了同样环保、健康的发制品,颇受市场欢迎。

如今,“小发”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多——

许昌假发企业自主研发出多功能发用纤维,填补了我国高档仿人发纤维生产的技术空白,突破了纤维发丝长期依赖进口的瓶颈。

让“小发”再新一些、附加值再高一些,许昌铆足了劲,与科研机构合作,承担国家、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0多个。如今,许昌假发企业获得专利714项,拥有自主品牌117个,境外注册商标654个。

插发、卷发、烘发……经过多道工序后,“小发”华丽变身,成为一顶时尚假发。经过包装,“小发”即将离开许昌,踏上出国之路。

出口:畅销海外,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发发发”

上午,在瑞贝卡的仓库旁,停着2辆运往机场的物流专线货车。一小时后,“小发”到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很快登上前往欧洲的飞机。

“现在从河南出发,可以快速到达世界各地!”“小发”叹服于河南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以郑州为中心,河南已建成“米”字形高铁网,两个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站在世界地图前,“小发”更是发现:郑州机场已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客货运主要经济网络,国际物流业务遍及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

“起飞啦!”

一天后,“小发”来到欧洲,不久就出现在商场的显眼位置,成为当地人的抢手货。

“小发”质量高、工艺美,虽然价格也不低,但仍然颇受外国人青睐。许昌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办公室主任梁金成介绍,非洲裔人群人均拥有3到5顶假发,一名工薪阶层的非洲裔女孩,每月大概会花4美元在发辫上,白领非洲裔女性每月会花15至30美元,富裕者则可达到每月500美元。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小发”受影响了吗?

“我依然是‘当红炸子鸡’!”“小发”言语自信。当前,在国内,假发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人们从“偷偷买、偷偷戴”,变成了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挑假发、戴假发;在国外,非洲、欧美有广袤的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对于未来的发展,“小发”充满信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于许昌的许多县区来说,假发产业就是富民产业。

近年来,在政府政策支持、出口报关效率提升等多重因素带动下,许昌发制品产业又迎来了大发展。2023年,许昌市发制品出口168.5亿元,同比增长17.7%。

目前,许昌市有各类发制品企业410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30万人。

“小发”,正带着许昌人民,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发发发”。

总 策 划:王乐文

监 制:方 敏

视频摄制:张文豪、慎志远

漫画制作:张婉钰、刘昕、柳清莹、侯若涵、刘洣睿

出 品: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