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 去年器捐减半 上万人等移植
每年6月19日是器官捐赠纪念日,台中市大里仁爱医院日前办理「One Life,Live Twice」宣导活动,邀请民众与全院同仁一同支持器官捐赠。(大里仁爱医院提供/潘虹恩台中传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器捐人数溜滑梯,全台现有1万多人等候器官移植,但去年仅103人捐赠器官。台南奇美医院近400人等待器官移植,往年该院1年约十余人器捐,但去年仅5人;有人等换肾超过10年,仍盼不到重生契机。
奇美医院首席医疗副院长田宇峰表示,根据财团法人器官捐赠移植登录中心统计,截至6月12日,全台有1万929人等待器捐。其中以肾脏居多,其次为肝脏,但去年仅103人器捐,是往年约200多人的一半而已,今年全台截至5月2日,有幸接受器官移植者仅328人。
他说,因疫情影响,医护同仁少有机会与民众面对面宣导、沟通。奇美医院近400人等待移植,光肾脏就有350人,当中等最久的洗肾患者已等了超过10年。他也提到,近年发现捐组织的人数明显成长,如1年有200多人捐赠眼角膜,但真正有迫切需求的还是器官。
奇美医院移植医学科主任孙定平分享今年遇到的器捐真实案例指出,55岁单身的王先生倒卧浴室,送医检查为脑动脉瘤破裂,虽紧急手术仍重度昏迷,无法恢复,胞弟强忍悲痛,为彰显哥哥一生助人为善的义行,签立器捐同意书,捐出肝、肾、眼角膜及皮肤血管组织,帮助5个受赠者及家庭。
孙定平说,「病人未表达意愿」是家属拒绝器捐重要因素之一。医疗院所常遇到当事者有捐赠意愿,却因家属不舍而无法捐赠,病人若能在意识清醒、清楚表达捐赠意愿下签立「预立安宁缓和医疗暨维生医疗抉择意愿书」、「器官捐赠同意书」,是生死两相安的最好诠释。
鉴于传统信仰认为,人死后也要保全遗体完整,奇美医院2016年底首创透过3D列印器官,将仿真心脏、肝脏等器官,于术后放于捐赠者体内,「捐哪种器官就补回去」,迄今共38名捐赠者使用3D列印136个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