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革場景開場!科幻小說「三體」改編成Netflix新劇 衝擊大陸當局尺度
「三体」海报。(取材自IMDb)
由中国作家创作的「三体」,被西方制作人改编为多名外国演员演出的剧集,不仅中国元素大幅减少,还以文革斗死人的场景开场。如同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剧情,也正冲击着许多中国人的「信仰」,以及北京当局的「尺度」。
「三体」是曾获世界科幻文学最具影响力奖项之一雨果奖(Hugo Award)的中国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畅销小说,在中国,曾因其令人费解的时间跳跃、哲学困境和对科学理论的密集探索而被认为「难以改编」。如今,「三体」通过网飞(Netflix)剧集,登上了国际萤幕,在外媒的观察中,对照中国历史上对科幻小说的压制,这是一个罕见的突破。
叶文洁为三体危机的始作俑者。图为「三体」剧照。(取材自网飞官网)
★北京压制下 罕见突破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由「权力的游戏」制片人监制,网飞新剧集「三体」(3 Body Problem)改编自中国同名畅销科幻小说。尽管中国一直对这类小说进行审查,但这部小说依然在中国大受欢迎。
「三体」的故事结构大致是,1967年的一天,北京一名天体物理学生叶文洁亲眼目睹她的父亲被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批斗打死。为避免受到连坐惩罚,她加入了一个内蒙古的军事项目,但条件是永远无法离开基地。
在这个寒冷的前哨站,在一个巨大的抛物面天线下,叶文洁对人类失去了所有的信心。她一生致力于研究,并取得了科学突破,将高功率无线电信号广播到外太空。这一行为将产生严重后果,而这一切都源于在北京那灾难性的一天。
除了跨越宇宙的情节, 「三体」也涉及了秘密的科学计划;一个在恒星之外的太阳系中的外星物种;还有一个描述了几千年来伟大文明兴衰的奇怪的电子游戏。
「三体」是北京出生的刘慈欣所创作的「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由中国改编的电影在2017年被搁置。但现在,它通过网飞剧集登上了国际萤幕,这也是「权力的游戏」主创大卫·贝尼奥夫(David Benioff)和D·B·韦斯(DB Weiss)迟来的回归计划。早期的评论对他们是否能成功改编,产生了分歧。
更重要的是,原着小说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2006年首次在中国「科幻世界」杂志连载,并由刘宇昆在2014年翻译给西方读者。它的粉丝包括了前美国总统欧巴马和「权力的游戏」作者乔治·R·R·马丁(George RR Martin)。
「三体」作者刘慈欣。(中新社)
★作者刘慈欣 获雨果奖
刘慈欣在2015年获得最著名的「雨果奖」的最佳小说奖,这本书和它的两部续集已经在全球售出了近900万册。今天,刘慈欣被誉为将中国科幻小说推向世界的人。考虑到中国历史上对科幻小说的压制,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
「三体」英文译本的开头有一段话:「在40多天里,仅在北京,就有1700多名受害者在批斗会上被殴打致死」、「还有许多人选择了一条更简单的道路来避免这种疯狂」。这部小说以1967年为背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由于学生领导的激进红卫兵逐渐转向用暴力来拥护当时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的共产主义政策,有多达200万人在文化大革命中丧生。
许多受害者自杀是为了「被迫结束痛苦」。报导认为,而在「三体」的现代情节中,科学界发生的无法解释的自杀事件暗示了这一事实。但与这段真实的历史如何塑造刘慈欣作品中的事件相比,更引人注目的是,毛泽东政权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塑造科幻小说的进程。
叶文洁的父亲叶哲泰在教授基础物理学课程中,加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宇宙大爆炸理论,被列为黑五类遭到批斗。(视频截图)
★1960年代 处在休眠期
刘慈欣出生于1963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三年之前。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中文教授李华说,在那个时代,科学家、作家和其他知识分子被打成「反革命」,并被送到劳改营进行「思想改造」,几乎没有文学作品出版,「中国的科幻小说在19世纪60年代早期到1967年仍旧处在休眠状态」,度过动荡的政治局势尤其困难,很多常见的主题都是禁忌,比如毛泽东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对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人做出规定。
但正如「三体」后记所揭示的,在目睹了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画过天空后,六岁的刘慈欣还是会被「说不出的好奇和向往」所打动。几年后,他在父亲的床下发现了一箱书,其中包括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地心游记」。刘慈欣发现,自己怀有一种决心,就像他书中的角色叶文洁一样,这种决心最终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在1976年去世,叶文杰在「三体」中描述那年「文革期间经历的恐怖逐渐消退」。1977年邓小平上台后,改革开放时代,也让科幻小说短暂繁荣起来;邓小平在同年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79年,「科学文艺」杂志就开始发表翻译和原创的科幻小说,年轻的刘慈欣也第一次动笔创作。
由于担心西方思想更大程度地传播到中国,1983年,中共发起了一场「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李华说:「旨在根除受西方启发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宣传部门挑出特定的文学作品类型来攻击和压制,包含鬼故事、暴力、性、反科学假设和对社会主义存在隐晦批评的科幻作品,并将它们列为「精神污染」。
叶永烈等主要作家在中国发射第一颗卫星进入轨道时,写了关于太空旅行的故事,并受到了谴责,「科学文艺」杂志被迫出版非虚构作品,并在此过程中更名为更不引人注目的「奇谈」。李华说,几个月后,邓小平结束了这场活动,但「许多科幻作家感到失望和情感上的伤害,离开了这个领域」。
即使科幻小说再次复兴,政治敏感性也阻碍了它的发展。刘慈欣的第一部完整小说,1989年的「中国2185」,描述关于毛泽东在虚拟现实中复活的赛博庞克幻想。李华说,这说明科幻叙事「由于敏感的社会政治话题而被阻止出现在印刷品上,但后来又在网上发表」,但许多这样的作品很快就会被删除。
五名科学家和一名海军军官试图击败外星人入侵。图为「三体」剧照。(取材自网飞官网)
★多数作家 仍自我审查
报导指出,随着1990年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现在是一个现代化和繁荣的国家,科幻小说在中国蓬勃发展。1990年代,随着「侏罗纪公园」和「骇客任务(又译「黑客帝国」)等电影上映,「雨果奖」得主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和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西方作品登上了书架。
到了世纪之交,「科幻世界」的发行量达到了40万份,是同类出版物中发行量最大的。2019年,另一部由刘慈欣导演、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热卖,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分水岭。
李华认为,这期间的变化,是中国政府审查制度在社会政治问题上相对严格,但在科技问题上相对宽松,因此多数作家会自我审查他们的作品,避免提及一些敏感话题。但报导认为,社会政治批评对中国作家来说,并不是不可能。翻译家刘宇昆2015年在美国网上论坛Reddit「极客」大会上曾说,「对文化大革命的批评,在中国并不是什么被禁止的话题」。
刘慈欣成为首位获得「雨果奖」最高奖项的亚洲人,尽管如此,他的书还是不免暴露了其构思的敏感本质。毕竟,带有文革背景的章节,在中文原版中被移到了中间部分,因为担心政府审查机构会觉得这些章节过于政治化,而这部分却是英文版「三体」的开篇。
网飞新剧集「三体」以与该书英文版相同的方式开始,他们不担心审查制度。但新剧集在刘慈欣原着小说基础上展开,并与原着小说有所不同,他们将面临观众的关键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