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廂情願的和平幻想:馬克宏疏美的戰略自主是「戰略自殺」?

马克宏提出的战略自主能够拯救欧洲吗?抑或这才是战略自杀? 图/美联社

阔别近四年后,法国总统马克宏率领庞大的商业代表团,与他的同行—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同在4月5日到7日造访中国。与疫情前的两次访问相似,马克宏尝试与中国继续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并以欧盟的去风险(de-risking)策略为指导,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 特别在于空中巴士、农产品等订单。

这本来是行礼如仪的正常法中外交,却因马克宏在之后接受媒体采访而造成轩然大波。马克宏表示,欧洲要和亚太地区的潜在冲突——主要是指台海保持距离,台湾问题若升级,绝对不符合欧盟利益,同时欧盟也不该追随华府或北京,要秉持战略自主,成为美中之外的第三极。

▌前情提要:〈做人不要太马克宏?马克宏台海亲中言论引爆「Macroning之乱」〉

▌前情提要:〈做人不要太马克宏?马克宏台海亲中言论引爆「Macroning之乱」〉

马克宏对台湾议题的发言,引发了美欧等地的不同声音。有人认为这是法国戴高乐主义的反美传统、有人表示他的欧洲中心论只为转移国内年金改革的不满、有人暗批马克宏略过美国,打算与东方合作是近视短利。另一方面,中国则赞许他为中欧关系带来新气象,更有人把他的言论上纲为弃台论,引发盟友的担忧。

面对外界攻讦与质疑,马克宏没有多做解释,艾丽榭宫则强调法国政策并无变化。几天后,马克宏在荷兰海牙演讲,提到欧洲主权进入新时代,强调欧洲可选择合作伙伴并塑造自己的命运,他也再次重申对于台海两岸的立场:支持台湾维持现状、谨守一中原则,并强调和平解决问题。

马克宏更表示,当解放军抗议蔡麦会而举行军演时,法国护卫舰普拉亚尔(La Prairial)号穿越台湾海峡,捍卫国际法航行自由,此举已经充分表明法国政策。本来争议到此即可停止,因为巴黎从未谈过保台,又何来弃台之说?

马克宏真正想表达的是对欧洲未来的愿景,但却曝露出欧洲脆弱的一面。

4月6日,马克宏和习近平在北京会面。 图/美联社

2月18日,在乌克兰东部的战争前线。 图/美联社

▌马克宏的「战略自主」是「自杀」?

在马克宏看来,欧洲过于依赖世界大国,使欧洲处于不利地位,必须努力成为规则制定者而非规则接受者。他的立场在欧洲有不少拥护者,甚至转为欧盟官方政策,像是欧盟试图开采稀土,减少来自中国的进口。也有人担心若对华府亦步亦趋,欧盟难免会和中国发生冲突,应推动战略自主,更能避免受到中国影响。

进一步来看,当法国在2022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时,马克宏就提出宏大的安全革新计划——即欧盟战略指南(Strategic Compass),得到欧盟成员批准。这份指南将国防描述为欧洲维护主权的关键要素之一,具体内容包括建立约5千人的战区快速反应部队、强化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 (CSDP)的行动、定期军演等。

马克宏还建议定义战略性欧洲主权,协助欧盟成员国即使没有加入北约,也能确定共同威胁和目标。问题是欧盟内部对于所谓的共同威胁存在争议,例如,中东欧国家认为是俄罗斯是威胁,但西欧国家则偏向与俄交往。由此也可见,直到 2022 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前夕,马克宏仍相信普丁的军演说法,坚持法、德、乌、俄四国的诺曼第模式会谈能带来和平。

然而普丁闪电进军乌国,打破了欧洲的和平幻想。特别是对曾被苏联铁幕垄罩的中东欧(匈牙利除外)来说,他们认为许多西欧领袖迷失于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过于天真看待普丁政权的本质,等战争一爆发,马克宏与德国总理萧兹的妥协策略受到批判,更削减了德法轴心对欧洲的影响力。

图为2019年8月19日,普丁手持鲜花,与马克宏(中)与其妻子(左)在法国南部会面。 图/美联社

过去一年来,波兰、瑞典、波罗的海国家等成员正推动欧盟改变。这些国家认为,乌克兰的惨状表明他们对普丁政权的评估正确,而西欧国家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虽然巴黎和柏林已同意欧洲需要团结应对危机,但他们做的太少——例如,欧盟战略指南里提到的5千人的战区快速反应部队,根本不足以抵抗俄国——​​应付承平时期有余,面对俄国大军则显得苍白无力。

对于马克宏的疏美言论,一些中东欧国家感到不安,他们一向主张与美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国防,并推动对北京采取更严厉的态度。四月中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Mateusz Morawiecki)在访问华府前表示,欧洲应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而不是强调所谓的战略自主,更强调波兰将会是新欧洲的领导者。

波兰之所以会这么有自信,是因为在乌克兰抗战上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以乌克兰目前收到的外援来看,波兰承诺提供30多亿欧元,以人均GDP来看排名第五,军援部分更是排名第四,对比起老欧洲,德国提供30多亿军援算是亮点,但占其GDP微乎其微,而法国提供的援助则只有10亿多,完全不似欧洲领袖。

再看美国,乌克兰迄今收到总计近130亿欧元外援,美国就占了70亿元,华府的强大支撑,让欧盟感念于心,即使法国也无法拒绝,让大西洋两岸关系重回到传统的冷战模式。换言之,乌克兰抗战证明唯有美国才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如果按照德法轴心的战略自主,无异是战略自杀。

因此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多数欧盟正采取措施鼓励美国重返欧洲,欢迎美国在欧洲有更多的驻军,美国也从善如流,两年来增加了约两万兵力布署。在普丁大军压境下,许多欧盟成员根本不具自卫能力,唯有依靠美国,因此如果马克宏真的有心想建立欧洲战略自主,那么他应该用实际行动,即提供更多的军援给乌克兰,来展示法国愿意保卫欧洲的决心。

乌克兰迄今收到总计近130亿欧元外援,美国就占了70亿元,华府的强大支撑,让欧盟感念于心。图为手持弹药的乌克兰军人。 图/美联社

▌相反,是欧洲不能没有美国?

一个马克宏与法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北约已放弃原来的绊索(tripwire)部队策略。所谓绊索部队是指:在目标区域内布署少量军力,这些军力不足以对抗潜在敌人,却可能让敌人考虑到一旦交战产生伤亡,就会遭到绊索部队国家的报复,因此打消进攻之意。

当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北约判断普丁政权基本上已和西方撕破脸,如果真要对欧洲国家——如波罗的海国家进攻,光是布署绊索部队不足以吓阻,再考虑到美国未必会为数十人或数百人的伤亡而和俄国正面交锋,因此转而打算在中东欧布署高强度的快速反应力量,扩增到三十万大军,达到吓阻功用,美国也在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德国、义大利等国增加军力。然而对此,法国只夸言建立欧盟联合军力,像是整个欧洲情势的局外人。

此外,由于欧盟内部莫衷一是,彼此间缺乏信任,德法轴心有意领导,却不愿付出过多代价。尽管有识之士都知道继续依赖美国会带来长期风险,难以避免马克宏所谓的附庸局面,但欧洲仍无法制定足够的措施备战,凸显出欧洲长期和平带来的困境,只要欧洲无法领导自己,美国的宰制就无可避免。

再者,自千禧年之后,美国相对于欧盟的整体实力变得更强大。以GDP为例,2008年欧盟以16兆美元超过美国的14兆美元,之后美国拉开与欧盟的差距,现在大约是欧盟加英国的1.3倍。更别提美国傲视全球的国防预算与追求创新的技术,是欧洲无法企及的境界。

2022年10月26日,在立陶宛进行的北约军事演习。 图/美联社

总的来说,由于美升欧降,实力的差距提高了美国在跨大西洋联盟的主导地位。乌克兰抗战让全球都看见欧洲的安全弱点,在拜登政府领导下,美国非常乐意运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但华府的影响力越大,欧洲就越不被重视,这就是马克宏与他的同行最担心之处。

可以肯定的是,欧盟内部仍会继续争辩战略自主,但无止境的争辩只会拖累改革,欧盟需要采取实际步骤,朝着成为更可靠强大的力量迈进。法、德、义等国应该知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同时牺牲也会越大,只有在赢得中东欧国家的信任后,才能真正联合起来建立欧洲的战略自主。

更有甚者,无论乌克兰抗战还能持续多久,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已是趋势,欧洲真正的要考虑的是在未来美中冲突里扮演的角色。因为俄罗斯仍在虎视眈眈,所谓远离冲突的第三极之说根本痴人作梦,无论美国政策怎么变,欧洲都需要更强大的军事能力,不仅要保卫自己,也要能充当华府信赖的伙伴。

2022年6月26日,参加G7峰会的马克宏和拜登。 图/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