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及诊所使用信用卡签帐金额 今年可望达600亿元、800万笔新纪录

联卡中心指出,民众常有在生病不舒服看病缴费时,因现金不足而到处寻找提款机,为进一步让民众在各类医疗院(诊)所都能轻松使用信用卡缴费,联卡中心于今年将私立医疗院(诊)所纳入「公务机关信用卡缴费平台」的服务场域中,并将平台正式更名为「公务机关暨医疗院所信用卡缴费平台」。

联卡中心指出,民众于医院使用信用卡的签帐笔数占整体份额的8成以上,远高出诊所;签帐金额的部分,医院占约6成,诊所占约4成。民众在医院使用信用卡的项目多为挂号费、看诊费等费用较低的项目;反之,现行能接受信用卡服务的诊所,多为提供医美、健检、牙科与眼科等自费金额较高的服务项目的诊所,一般诊所尚未提供信用卡支付的服务。近年来在医疗院所信用卡支付推广的努力之下,低于2,000元消费笔数占比,不论在医院或是诊所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023年全台医院及诊所信用卡签帐金额及笔数仍以六都为主,其中台北市的签帐金额及笔数皆占整体的3成以上,遥遥领先。其他县市与六都的签帐金额及笔数差异庞大,为缩小这一差距,联卡中心积极推广各级医院及诊所加入「公务机关暨医疗院所信用卡缴费平台」,期望让不同县市的民享受到相同的服务品质。

就性别层面来看,不论医院或诊所,都是女性比男性的笔数占比要高,尤其女性在诊所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比例超过7成,平均单笔金额更在2024年1~4月达到20,030元,而且在支付金额越高的区间,女性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比例越高,可推测女性在医美、健检、牙科与眼科等费用较高的服务项目上,比起男性更愿意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50岁以上的民众较偏好到医院使用信用卡,而39岁以下则偏好到诊所使用信用卡。另一方面,60岁以上的民众在医院使用信用卡付费的占比逐年增加。

经过多年的推广及疫情的催化,民众在医疗院所使用信用卡的习惯已逐渐形成,但仍有极大的推广空间。

医疗院所可搭配联卡中心所推广的「公务机关暨医疗院所信用卡缴费平台」共同打造出更加安全、更加便利的多元支付环境,提升民众的就医体验。期望未来平台能进一步结合虚拟健保卡等数位化工具,朝普惠金融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