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东方鸿:构建自我的图腾

◆来源:扬州晚报,对原平台表示感谢!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

【名家简介】

东方鸿,本名瞿永贵,扬州仪征人。1991年在恩师常集和与刘范仙两位先生的启蒙下自学中国画。作品曾获“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优秀奖(最高奖),“2008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等奖项。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仪征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仪征市政协委员,仪征市政协书画会副会长,仪征市新联会副会长,仪征市美术名师工作室领衔专家。

△丝路之梦——关山苍茫

△丝路之梦——壮怀激烈

△丝路之梦——岁月流响

△致敬传统——夜月徜徉

△丝路之梦——文明辉光

△丝路之梦——跫音铿锵

■古玉/文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何为艺术出发的原点和方向?”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的艺术家有着不同的答案。那么,山水画家东方鸿的答案又会是什么呢?

近期再见东方鸿,他一如既往在累积着他的“丝路之梦”画稿的厚度与作品的深度,并一如既往地捧出一堆新作征询建议。“丝路之梦”是他精心创作并打磨了十来年的工笔山水画系列“工程”,他力求用雄浑的西部山水,勾连起超越时代的文明印记和千载不移的创造伟力。这个视角独特的系列创作为他收获了不少全国奖项,也让他早早跨进了“国字头”的美术家队列。不过,这些不仅没有让他驻足,他却越发地钻进他的“黄沙大漠”勤奋笔耕了。于是,那天我和他有了以下的问答。

问:“你每天都在大量做这些看似重复的功课,有必要吗?”

答:“我相信勤能补拙,我也想用这种最单纯的方法产生的动力,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潜力,砥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表达能力。”

问:“这个时代审美潮流变化太快了,比如中国画大展的评审机制今年就有很大的转变,中国画的写意性再次被推出。又比如,去内容化的视觉潮流越发让造型表达显得式微。这种变动不定的时代审美和评审标准会不会对你的图式表达有影响?”

答:“没有影响。强调写意性不代表是否定工笔画。不管审美潮流是什么以及画什么怎么画,我相信只要作品有立意,画面表达得足够到位,就一定会有人看到它认可它。”

问:“不可否认,在这个各自为大、众说纷纭的时代,艺术的评审标准太重要了,它决定了时代的审美高度与精神指向。高屋建瓴的审美标准缺失,评选机制就会变化无定,这也会导致创作者的跟风与迷失。不是吗?”

答:“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就像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理念一样,艺术审美也要站在百分之八十的大众立场。失去了这百分之八十的大众参与,艺术创作也就失去了它的社会价值。”

问:“你的西部山水视角太宏大了,如果你硬是要在这样的广大空间里表现精细的人文诉求和时代的场景,太难了。是不是把你那种大到虚空的视角,缩小到能有具象表达的某一个点或某一个局部上呢?”

答:“我不知道未来我会不会改变角度和方法。但是,直到现在,我就想表现亘古洪荒的生命缘起的景象,西部山水太符合我的理解和想象了,自从见到它,我就明确了我的方向。同时,这个时代激情澎湃的脉搏也启动着我的人生梦想,丝路梦也是我的梦。”

东方鸿的“丝路之梦”几乎与他的西部山水画同时起步,那种沙漠驼铃的辽远,黄沙漫漫的神秘,边塞关山的雄壮,长河落日的绮瑰,都让他流连沉醉。而西域曾经创造以及未来承载的人类文化财富,更是他想链接的精神能量。他用身心跋涉、亲历了几千个日夜。每天晚上,他断然地从生活和生计切换到精神与内心,一笔一笔构筑着他的古老梦境,一幅一幅呼唤着跨越时代的精神梦想。十几年如一日,不管绘画的潮流和市场转至哪一方向,他依然故我地在他的西部广阔时空里倾心用力徜徉流连。尽管深旷的时空难以聚焦他心中的时代叙事,但他依旧寻找着一种兼美的逻辑,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让人仿佛看到了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的影子。只不过,与受罚而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注定失败的结果不同,来自于自愿构筑精神之所的东方鸿,却在一点一点地成就着自我的精神图腾。十几年的砥砺,他的山水之境日渐丰满,他的笔墨修养日趋稳健,他的精神之境也渐渐由虚转实。这个“实”,正是东方鸿的生命之质,非关绘画,非关山水,非关利益,非关得失,只关乎自我生命由始至终的态度和过程。

此刻,再回到“艺术”之思,“艺术”或者绘画,也就不再是写实与写意,传统与现代,技术与性情,西方与东方,现象与本质等二元对立的迷局了。尽管“艺术”的理论定义有其随时而变的不确定性,然而人类以情感和想象把握世界的这一特殊方式,确实是包括文学、绘画、音乐等在内的所有“艺术”的核心。

追问生命意义,构建生命图腾,抵达自我精神栖息之境,这应该是艺术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也是东方鸿的绘画逻辑和实践的一种有益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