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易若家 创作结合故事灵感
专职创作艺术工作者易若家。 图╱易若家提供
艺术创作家易若家说,创作之于她与人生的感触一般,苦比乐多,然而有意义的事物总在于不能兼得,若不能忍受孤独,就只能随着浪潮起舞,身不由己的虚度。
易若家表示,小时候因为奶奶喜欢听黄梅调,外祖父喜欢京剧,戏曲刻在她的生命里,如同在伦敦求学的记忆,音乐剧与夏天露天音乐会就是一幕幕背景,然后她一直觉得诗词曲溢于言表,为别人的故事感伤回荡,到底是苦多还是乐多她至今还是不清楚,但活着就是这样的,总是必须承受你以为承受不的。
走进易若家笔下的世界,本该是给人厚重感的油画,每一个细节却都充满了轻巧而灵动的笔触,在画布里的世界,都像是拥有了自己的生命过着多采多姿,令人艳羡的生活。
没有说甘之如饴,但是尽可能的,去体验一些美好的当下,既使那只能是当下,就像句点般那样的唯美,灵魂也不用汲汲寻觅任何新的去处,如果可以这样。易若家说,一段段的故事,片段重叠与她的记忆,她庆幸不是故事里的角色也羡慕故事里的角色,因为那样一个句点之后,不一定是美满的结局。如戏般的镜花水月,竟然也都成了一切以为不可辜负的执念。
牡丹亭是易若家最喜欢的昆曲,年少时不能体会杜丽娘不知因何而起的一往情深,后来读到作者汤显祖在写剧时,写到悲伤处不能自己,躲出家门外自己哭了很久很久,她就对于创作者对于感情深入其境的理解,所以才能流传千古不朽,所以她渴望的句点终究不只是一个句点。不论再飘渺不可测,创作的灵魂还是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