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走入生活 社区也能来场奇幻之旅

艺术家谢鸿均特别为安卓艺术新空间创作《记忆的皱褶IV》。(安卓艺术提供)

对当代艺术而言,画廊不只是展示空间,更应该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在艺术家、藏家乃至社区间,让艺术的价值被看见。已成立12年的安卓艺术,近日走入大直内湖一带的「大内艺术圈」,创办人李政勇表示,希望成为巷弄内的美术馆,让艺术更彻底走入生活中。

新空间的开幕展《流光》,焦结了21位艺术家作品,李政勇说,受马奎斯的小说《流光似水》所启发,希望如小说中兄弟俩玩耍的游艇,以及想像中一盏打破的灯,能让光线如水一般地泄流出来,让游艇行船,甚至整个城市都沉浸其中。「那种奇幻、浪漫、诗意和丰富的想像,对我而言即是艺术的核心」希望借由21亿艺术家作品中的流动与光,让巷弄中的艺术空间也像是场奇幻之旅。「艺廊向外的橱窗,不会受限于营业时间,随时能与附近居民互动」李政勇期许。

《流光》展出的艺术作品,包括大卷伸嗣的《重力与恩宠》,透过不锈钢板和LED灯的组合形成转动的光与影,让人仿佛身处于水波中;艺术家谢鸿均特别为新空间创作的《记忆的皱褶IV》则是象征着安卓艺术交叠的历史。

贾蔼力的绘画装置《杜伊诺哀歌》借由水的液态、固态到气态的变化,对应列宁的图像,在水气变化中诉说革命的浪漫;菲律宾艺术家布恩.卡路拜恩将书籍重组编织成吊床的《激情与革命》也反应了殖民、去殖民之间的角力与流动。

前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东海大学教授林平指出,当代的画廊应该扮演「中间人」角色,除了居中照顾艺术家和藏家,也是空间的中间人,具备规画空间的能力。另外,画廊也是创造关系的空间,「国际化不是走到国外就好,而是要创造关系,要在艺术家、藏家、策展人间建立起关系,让艺术的价值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