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的啟示與展望/民選專制不得人心

印度大选举结果于六月初揭晓,让人意外的是现任总理莫迪并未获得连续第三次压倒性胜利,他领导的印度人民党甚至未能获得国会多数席位,使其无法自行组建政府。

自二○一四年首次掌权以来,莫迪一直在印度声势浩大。在五年前的选举中,他的政党获得大幅超过半数席位而与较小联盟伙伴赢得五四三个席位中的三五三席,挟绝对多数,粗暴对待反对派。这次莫迪的政党仅获二百四十席,需要在理念不尽相同的合作伙伴帮助下才能组成联合政府。反对派印度联盟由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印度国大党和廿多个地区性政党组成,尽管选举环境极其不公平,但几乎与印度人民党的得票数相当。

莫迪执政十年里,致力将一个由世俗民主制度维系的多元化国家,转变为印度教优先国家,使人数达两亿的穆斯林少数民族边缘化。他在担任总理前,曾因「严重侵犯宗教自由」,被美国禁止入境长达十年。他的批评者说,他日益专制,对异见的镇压创造了寒蝉效应,使印度更加接近一党制国家。经济成长虽然迅速,但大多让顶层致富。印度人民党利用权力、金钱和压力来分裂其他政党并积极招降纳叛。它有效地将主要媒体变成宣传武器,在经济与职位上酬庸自己人,并让执法机构打击反对派。

莫迪将继续担任总理,但他推动的「印度教主义」,将印度变成印度教民族主义国家的计划,最终还是遇到了障碍。他需要两个公开宣称是世俗政党的地区政党廿八位议员合作组织政府,这让莫迪的反对者抱持希望,认为他们的影响力可能会减缓莫迪将印度转变为印度教优先国家的进程。

政府控制的媒体将这次选举视为一场注定的、自然的胜利者和一群无足轻重之人的较量,莫迪多次宣称自己由上帝派来。最终,以国大党甘地为代表的反对派印度联盟,赢得了因莫迪治理失败及媒体错误讯息而受累的选民的支持。这个年轻的联盟诉求重点,是莫迪未能为许多公民带来最低限度的经济收益,他们也面临着历史上的高失业率、物价上涨和日益加剧的不平等。

印度大选的结果让台湾选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民进党执政八年,透过立法院绝对多数「没有通不过的法案与人事案」,五权在握、控制媒体、豢养网军、扶持侧翼;以没收党产、农田水利会及司法控诉等方式打击在野党;关闭不友善的中天电视台;推动溯及既往、非我族类的「退休军公教」年金改革;大肆酬庸绿营人士、纵容支持者贪腐等,可谓卯足了劲,希望可以永久一党专政。不料一月大选结果,不仅让民进党沦为国会少数党,赖清德也幸靠蓝白分裂仅以四成选票当选总统。

观诸赖清德就任三周来的言行,似仍紧抱「台独」与「非核家园」神主牌,断绝人民亟思安居乐业的想望。另一方面,无视民进党已不再掌握国会多数,不仅反对自己在野时推动几乎雷同的国会改革法案,同时「当家闹事」鼓励所谓「青鸟行动」,仍然以为靠话术颠倒是非可以大行其道,执政起手式令人不能乐观。

印度大选结果再一次显示「民选专制政府」不得人心,希望赖政府能知所进退,以人民福祉为重,方是执政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