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启铭/解读台湾薪资为何长期不振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经建会主委尹启铭在10月1日傍晚发布了一篇专文,试着从民国81年至100年的经济走势来分析,台湾薪资迟滞不前并非短期才发生的,而是长时间下来的趋势。而贸易条件恶化、产业结构的改变与外移,使得台湾人的薪资更加难以起步,经济景气不起来。以下转录尹启铭全文,提供民众参考。

▲经建会主委尹启铭亲上火线解读台湾经济!(图/记者黄郁棋摄)

解读台湾薪资为何长期不振

尹启铭

101/10/1

近年来,常有人说,台湾的薪资倒退到13年前的水准,好似那是突然间造成的结果。

其实,大约是5年前,认出我的计程车司机就常问我:为什么他每天起码开车10个小时,扣除油钱、折旧等费用后,每个月的净收入始终只有3万多块?为何大家的薪资起不来?

台湾的薪资成长迟滞不前是一长期趋势

薪资一般分为「经常性薪资」和「平均薪资」。「经常性薪资」指的是每月受雇员工工作报酬,「平均薪资」则是包括了经常性薪资、加班费及其他非经常性薪资(例如工作奖金、员工红利、年终奖金等)。

另外,薪资又分为「名目薪资」和「实质薪资」, 「名目薪资」指的是依照当期物价计算的受雇员工薪资。「实质薪资」则是名目薪资经过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减后,实际获得之收入;换言之,实质薪资是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的所得。那么,长期以来台湾的薪资状况究竟是如何?

先拿民国81年至88年(1992~1999)的数字来看,该8年期间,名目经常性薪资的成长率平均是5.2%,实质成长率平均为2.5%;至于平均薪资方面,名目平均薪资成长率8年平均为5.4%,实质成长率平均值则为2.7%。

到了民国89年至96年(2000~2007),名目经常性薪资成长率平均值降为1.2%,实质成长率平均值亦降为0.3%;名目平均薪资成长率平均值降为1.1%,实质成长率平均值同时降为0.2%。

▲台湾经济差,是从以前就开始的现象?(图/记者黄郁棋摄)

由以上的数字可以看出,台湾的薪资水准迟滞不前,并不是一短期现象,而是一长期趋势。

到了民国97年至100年(2008~2011),名目经常性薪资成长率平均值续降为0.4%,实质成长率平均值亦续降为负0.9%;,名目平均薪资成长率平均值为1.9%,实质成长率平均值则是降为负0.4%。

如果用薪资增减金额来看,81年至88年,名目经常性薪资8年增加新台币11,029元,实质经常性薪资增加6,291元;名目平均薪资增加13,961元,实质平均薪资增加8,210元。到了89年至96年,8年期间名目经常性薪资之增加滑落到3,267元,实质经常性薪资增加则滑落至848元;名目平均薪资增加亦是减为3,572元,实质平均薪资增加更是减为592元。最近4年(97年至100年)名目经常性薪资之增加只有539元,实质经常性薪资则是缩减1,225元,名目平均薪资增加1,335元,实质平均薪资则缩减865元。以上数据,亦可看出,台湾的薪资水准不振,实是长期趋势。

薪资成长迟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台湾薪资成长迟带不前成为一长期趋势,其原因可说是错综复杂,不只一桩。一般人的认知,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不好-当然,景气不好,企业主怎么可能调薪!就像计程车驾驶常说的:景气不好,大家都下来开计程车;上、下班时段一过,满街都是空计程车跑来跑去。

如就经济成长率来看,民国81~88年经济成长率平均为6.1%,89~96年平圴为4.4%,97~100年为3.4%,其走势和平均薪资、经常性薪资可说是一致的。

薪资成长和经济成长还有一个相当显著的相关性,那就是:台湾经济下挫时,薪资成长跟着下滑,等到景气回复时,薪资回升的速度却相对缓慢。例如民国89年台湾经济成长率5.8%,名目平均薪资成长率为2.49%,名目经常性薪资成长率2.68%。到了90年(2001年)经济成长率骤降为负1.7%,名目平均薪资成长率随之降为0.24%,名目经常性薪资成长率亦降为1.58%;而在91年,虽然经济成长率回到5.3%,但是名目平均薪资成长率进一步跌至负1.02%,名目经常性薪资成长率亦进一步跌至0.75%,直至民国96年,二者都未能回到89年的水准。

贸易条件恶化夹杀薪资成长空间

所谓贸易条件系指出口价格进口价格的相对关系,表示一单位出口货品能换取进口货品的单位数,当一单位出口货品可换取的进口货品增加,代表贸易条件改善;反之,代表贸易条件恶化。

台湾是一个天然资源缺乏却又是以出口货品带动经济成长的经济体,过去长期间,一方面遭遇进口包括原油在内的原物料价格上涨,另方面在全球化架构下,自1990年代以来新兴成长中经济体快速发展,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台湾出口货品价格受到抑制,在左右夹杀之下,薪资自然难以成长。

▲台湾劳工薪资受到下修的压力。(图/记者黄郁棋摄)

就出口物价指数年增率而言,81~88年出口物价指数年增率平均为1.0%(若不计88年,则平均值达2.4%);到了89~96年,该平均值降为0.2%;97~100年,该出口物价指数年增率平均值降为负1.7%。

另看进口物价指数年增率,81~88年该指数年增率平均仅1.3%;到了89~96年,平均值上升至4.7%;97~100年该平均值仍达3.5%的水准。另外单就国际原油价格来看,布兰特原油在81~88年的平均价格仅每桶17.4美元,至89~96年平均价格升至每桶42.1美元,到了97~100年平均价格更高达每桶87.4美元。

从出口货品年增率下挫及进口货品价格年增率上升的走势,我们可以知道台湾的贸易条件恶化,而就在这长期的趋势中,台湾的劳动薪资遭到往下修正的压力。

产业大量外移、产业结构改变,造成薪资提升乏力

产业外移、产业结构改变,对薪资成长的冲击可说是最直接的。

政府于民国79年开放企业赴中国大陆投资,至89年5月,累计核准赴中国大陆投资金额153亿美元;至97年5月,累计核准金额达到690亿美元,8年间增加了5.3倍。就在这8年间,台湾厂商所接外销订单交由海外生产(以中国大陆为主)的比重由12.2%上升至46.1%;尤其是资讯通信产品,海外生产比重从23.0%跳升至84.3%。

就在产业大量外移的过程中,公司关门家数直线上升。在81年至88年间,台湾公司关门家数平均每年是21,989家,而在89~96年间,平均每年关门家数高达37,806家,增幅达73%。

相对于公司关门的是公司新设,81至88年间,平均每年新设公司家数是47,280家;至89~96年,平均每年新设公司减至39,027家,减幅达17%。

就在公司关门增加、工作机会流失,以及设公司减少、新增工作机会不足的一推一拉之下,失业率无法有效降低,薪资成长的动能自然是不见了。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出国当劳工,离开台湾。(图/记者黄郁棋摄)

在产业外移的过程中,台湾的产业结构跟着发生重大改变,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结构往中游和上游发展、产业往资本密集领域迁徙,种种产业结构失衡的现象使得劳动需求减少,影响基层劳动力薪资水准的成长。

政府政策亦可能造成薪资成长缓慢

依据某些学者的看法,政府若干造成企业雇用劳工成本增加的政策,也可能影响薪资成长。例如民国84年实施全民健保、94年实施劳退新制,皆会增加雇主负担员工的成本,企业在因应策略上可能会预留非薪资空间,冲击薪资难以大幅度成长。

另外,在教育政策上造成大学扩充过快、过量,社会上中、低阶层人力短缺、高阶人力过剩,产业人力供需结构失衡,也是影响薪资成长的重要因素。

推升薪资成长

振兴经济是推动薪资成长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这是一项中、长期要持续推动的工作,而其主要的策略方向包括:

一、 扶植新兴产业发展,吸引侨外投资与台商回台投资,厚植整体产业发展能量。二、 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产业往多元化发展,并使上游与下游产业、科技与传统产业、工业与服务业等均衡发展。三、 促使产业升级,强调研发创新、高附加价值生产、自有品牌等整合发展,提升经济活动所创造的附加价值。四、 减少对进口能源与大宗原物料的依赖,包括推动节能减碳、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农业结构的调整等,降低国际物价上涨对台湾生产成本的冲击。五、 缩短人力在学训考用之间产生的落差,促使产业界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充足人力,劳动力则可以找到适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