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怕交棒上演《世间情》 意外热翻银行这生意
老企业家将财富交付信托,防止子女为财翻脸, 也可避免子女继承后,晚年却遭弃养。(摄影者.陈宗怡)
「最近2、3个月,(家族信托)电话询问数比平常增加4、5倍。」国泰世华银行综合企画管理处信托部经理陈美娟说。
其实,大型银行开办家族信托业务行之有年,例如深耕该业务的台新银行,去年家族信托金额较前年暴增7倍。但今年疫情重创产业,让许多「隐形冠军」第一代思考交棒,加上正新、泰山、裕国等上市柜公司,今年接二连三爆发家族内斗,老板们看在眼里,深怕一生打拚竟换来家族内斗。远因加近因,让家族信托变成银行热门业务。
家族信托是什么?简言之,就是财产所有人(如公司创办人、董事长等)将财产权移转给银行,银行依财产所有人与银行订下的契约管理这笔财产,并支付给家人、子女等。信托的财产,包括公司股权、不动产、现金、保险金等。
家族信托重要性,在于公司的开创者离世后,若没将财产移交给银行保管,又没有妥善分配给子女,便容易爆发家族纷争,更有可能发生股权外流,造成经营权被他人夺去的憾事。
资诚税务咨询顾问公司董事郑策允表示,今年多起公司经营权之争,皆因家族上一代逝世后,子女各拥股权、各据山头,且人人都想掌控公司,家族因此陷入内战。
这反映出,老一辈企业家并未认识到,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如建立家族办公室、家族宪章或将财产交付信托等,是家族事业世代永续的关键。
家族信托在西方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传承机制,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财富传承160年的美国洛克斐勒家族。台湾这1、2年开始热络,信托公会秘书长吕蕙容分析,有3大主因:
首先,战后婴儿潮世代的台商,到了交棒的年纪;其次,共同申报准则(CRS)、免税天堂《经济实质法》等反避税、反洗钱措施相继实施,促使台商将海外盈余移回台湾,而为了节税,故提早将股权赠与给子女,同时交付信托。
最后,今年疫情肆虐,不少台商事业大受打击,因而萌生退意,将股权信托后,退休安养余年。
隐形冠军家族,需求最旺
陈美娟表示,仍在快速成长阶段的公司,董事长还想奋战好几年;处于夕阳产业的公司,董事长退休时,会干脆把公司收掉。因此,稳定经营的公司,特别是隐形冠军,是家族信托需求最旺盛的族群。
不过,若公司股权太过分散,例如兄弟姊妹太多,家族不易取得共识,信托便有难度。
有意思的是,银行负责家族信托业务的人员,其接触的案例,都是一出出真实版的《世间情》戏码。
其中一个真实案例,即一名企业家有两名儿子,长子沉稳上进,次子却游手好闲。他规画让长子接班,却陷入两难:将所有股权赠与长子,对次子不公;但将部分股权给次子,又担心他会为了享受,把股权卖给其他家族成员。股权流落到家族旁系,且持股超过长子,就可能出手抢经营权,让规画好的接班计划付之东流。
因此,他今年将股权交付信托,两名儿子皆为受益人,每年可领取股利,也可行使股东投票权,惟股权由银行保管,谁也不能更动。这个契约,一签就是30年,等于未来30年内,皆免于兄弟阋墙的风险。
另一个真实案例,则是一名离婚的女性企业家,为了防止死后前夫争产,将财产都交付银行信托,约定身后由儿子为受益人。后来,这名企业家骤逝,果如之前所料,早没联系的前夫突然现身争产,但因财产已经信托给银行,前夫的争产官司屡战屡败,儿子成功保住了她的财富。
上述两个案例,点出了家族信托一大重要功能:防火墙。
台北富邦银行资深副总经理陈弘儒说,上一代贸然将财产转移给涉世未深的子女,觊觎其财产的人,便会主动接近大献殷勤。家族信托是在子女跟不肖人士间,建构一堵墙,事先约定等子女年岁渐增成熟后,才可自由使用上一代的财产。
谈成一个案子,最少跟半年
银行要完成一笔家族信托案件,并非易事,银行人员必须先取得董事长信任,还要跟着家族一同开会达成共识,完成一个案件,少则半年时间,多则2、3年。
台新银行信托部资深协理陈欣珮指出,董事长们见多识广,还有私人律师、会计师坐镇,「如果你专业程度不够,马上被看破手脚!」各银行做家族信托的人员,都是身经百战的资深老鸟。
她曾遇过一个案例,一名董事长说要谈员工持股信托,结果一碰面,对方劈头就问:「什么是特留分?赠与税的税率多少?」通过考验后,董事长才坦言,他是要谈家族信托。
近年多家上市柜公司爆发家族内斗,兄弟为财决裂,更是人间悲剧。正如默克药厂董事长哈弗坎(Frank Stangenberg-Haverkamp)名言:「家族间斗争结果,将全部是输家,没有赢家。」而善用家族信托,可避免子女争产,将家族开疆辟土的创业精神,发扬光大,永续传承下去。
《商业周刊第17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