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的银行人
今年以来,《前途无量》《城中之城》等多部银行题材的电视剧上线,剧中主人公所遇到的业务挑战、升迁竞争等都是当下职场“打工人“经常遇到的课题,引发许多讨论。
银行素有“百业之母”的美誉,也是和实体经济、居民金融服务最为紧密相关的金融机构。为什么金融题材的电视剧今年如此热门?,“艺术来源于生活”,银行题材的电视剧是否是金融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呢?
边看边感叹:这是在演我!
“看前面几集的时候我一直在惊叹!”小林在一线城市某银行从事对公客户经理。起初她观看电视剧《城中之城》,是由于演员于和伟参演了:“他是演技派演员,我就想看看”。看了几集后,小林则连连发出惊叹:“这就在演我的日常!”
《城中之城》中,刚刚毕业的男主陶无忌从基层柜员做起,而后成长为对公客户经理,期待能早日在金融业大展宏图。“剧里面和对公客户谈价格、企业资质调查,甚至应酬,都是客户经理每天要经历的事。”小林说。
不仅仅是小林,很多银行从业人员看过该剧后都直呼“很真实”。“男主去社区给老年人提供理财服务,就比较真实。”王先生现在是某股份行支行行长,他表示,进到社区做市民金融服务时,多数时候就得“接地气”地和大爷大妈沟通。
除了业务,《城中之城》中关于职场晋升、KPI的描绘也让许多从业者有所共鸣。剧中第一次有晋升至对公业务部门的机会时,男主陶无忌输给了“有背景”的同事程家元。“对公业务和企业客户强绑定,有这方面资源、人脉的员工更容易做好,从而获得晋升。”小林说,一般像男主陶无忌这样刚刚踏出校园的毕业生,想要在对公业务上做得风生水起,难度较大。
“当然也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小林回忆,剧中有个情节是陶无忌对一家企业收入有所怀疑,认为该企业可能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来细分收入,以此骗贷。于是,他卧底企业拍照、收集证据,甚至“跳河”躲藏。“正常我们对公客户经理都是正规地约见客户、到企业尽调,不会有这么戏剧化和冒险的情节。”小林说。
身处银行管理层的王先生也点出了剧集和现实有出入的地方。在电视剧中,有情节是支行行长赵辉与信托公司老总谢致远通过“银信合作”来“走表外”,以此绕开监管,为地产企业注资。这也是资管新规出台前典型的“影子银行”业务:发行的理财产品不算银行储蓄,委托给信托公司的投资也不算银行贷款。
“发行理财产品是‘零售条线’业务,需要总行审批;投资信托业务,是资管部;房地产公司贷款,是对公业务部门,所以要做这件事,跨着好几个条线呢!哪是一个小小支行行长就能决定的。”王先生说,电视剧中所演出来的赵辉权力“只手遮天”,事实上,国内商业银行的审批流程已非常严格。
金融题材剧集热度攀升
《前途无量》、《城中之城》均根据小说改编,通过小人物的众生相,深刻剖析金融行业内的权力博弈、展现金融体制改革和时代变迁。除了它们,《繁花》、《装腔启示录》等近年来的热门的非职场剧集中也随处可见金融行业的影子。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慧告诉记者:“金融题材在职业剧是一个大类别,金融作为创作题材并不令人惊讶,但由于对剧本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所以之前在国内相对不多见。”
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表示,近年来,国内金融题材剧集上新的频率有所攀升,一方面是由于国内金融编剧创作正在往更专业的趋势转化,制作水准日趋严谨、体系化,另一方面则是受众本身媒介素养有所提高。
“近年来,越来越多有专业金融背景的人加入到创作团队中,让金融题材可以真正成为叙事的主角,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吸睛噱头”向凯说,“同时,国内产业升级、现代化建设提速,让金融知识从过去离受众较为遥远,逐步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身边的同事、朋友,全都学会了理财、做基金、股票等等。随着金融服务的客户人群增多,金融剧题材的观众群体也会愈发强大。”
在最近的金融题材剧中,主角往往从基层做起、或是白手起家,杨慧指出,金融影视剧这类晋升、打拼的情节,能够让观众有代入感,和接近性。“业务压力、升职考核等普遍存在各种职场的元素能够平衡金融的专业性和普通观众的理解,也为故事的后续发展、人物弧光等提供上升空间。”
除了对小人物的刻画,“金融反腐”也是银行影视剧的叙事主基调之一。向凯告诉记者,在当下,金融已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同时,金融行业近几年负面舆情事件不断增多,金融监管力度也在加大。在此情况下,金融剧集是非常好的引导工具。“提高大家对金融领域出现问题的关注,不再让金融贪腐成为‘隐秘的角落’”。
杨慧也表示,影视剧从来都是通过文化影响社会,虽然不能直接期望影视剧能整顿金融行业风气,但是影视剧确实可以设立话题、吸引注意力,从而让普通观众对金融行业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整顿更加理解。
责编:李雪峰
校对:陶谦
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