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贫乏与平庸:「双语国家」的高烧
(教育部提供)
「双语国家」这个词显然是台湾的独创,这种政策目标更是台湾特有的奇想。然而,主事者却可能对什么叫做「双语国家」都未曾认真思考过,而政策的负面冲击乃至可行与否恐怕更不在考虑之中。这种政策的出现,不外是出于一种对于现代性的焦虑,其根本的病灶当然是被殖民或半殖民历史造成的缺乏自信(甚至自我仇恨)及现代性崇拜。而现代性输入的管道,则被认为惟英文能之。所以,一般的迷思即是:国际化/现代化等于英文化。英文在今天确实有国际「通用语」(lingua franca)的身分,然而只要对语言历史稍有了解都知道,国际通用语与帝国霸权一体两面(而与语言本身的「优越性」无关),因此随着霸权的兴衰来来去去;拉丁文和法文都曾先后长期独霸,但最终都不免陨落,英文自也不会永居霸主地位。因此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风潮而以这种异想天开的政策掏空永续的根基。
双语国家政策的第一个问题是母语将更加边缘化。一如绝大多数的社会,台湾本质上是多语社会。特意标举双语国家的愿景,并以政策之力将资源大举涌向英语,自然会造成弱势的母语益加边缘化。其次,表面上中英并重的政策因语言间的权力关系,最后必然走上扬英抑中之路,而从小便造成认同混乱(可参考张湘君教授专着)。其三,在双语「愿景」的引导下,目前因英文狂热已然扩大的阶级差异,必然更加恶化而更难跨越;香港和新加坡被英语人士垄断统治阶级的现象则是可以预期的噩梦。其四,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学童花过多的时间学习语言,必定减少学习其他知识与技艺的时间;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英语教育,甚至可能因为减少诸如玩泥巴的时间,而影响到大脑的发展,更遑论群育美育等的需求。
最后,双语国家政策能否达到规划者想像中的目标—提升国际化与竞争力?国际化若意味着视野的扩大,则与英文能力的关系并非理所当然,甚至独尊英语所造成的英美中心惯性,反而易于垄断视野,削弱真正「国际化」的可能。其次,竞争力也与英语能力之间有着各种互斥的可能性。语言与思考力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过去西方相当一段时间针对双语现象(bilingualism)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常见偏向肯定的结论。然而,最近几年则两者无关的结论日渐增多。原因在于双语的状况所在多有,先前的不少研究往往不够严谨,而无法复制。
换言之,大量学习外语到底在何种条件之下才能有助于创造力,始终并没有获得厘清。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自然环境而强行制造的所谓浸润式双语学习,必然会适得其反。除了师资、资源、环境的匮乏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冲击之外,还有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若要大幅度强化英文教学,势必从国文课中挪用更多时数(尤其在低年级阶段)。中文能力因此必然继续衰退,而英文能力也与母语人士距离尚远,其结果便是两头落空;粗陋的语言必然无法进行高阶的思考,当然更无法创造。
总之,我们在反省双语国家政策的时候,并不是要主张「不学英文(或外文)」,也无意贬抑英文的重要性。但如果没有适恰的语文政策与之协商,其结果不堪想像。所以,我们关注的是政策,而不涉个人兴趣或特殊才情。政策需关注的议题包括:从几岁开始学?要花多少时间学?要学到多好才「够好」?学习标的是否应有层次及领域的区隔?大量外师是否恰当等等不一而足?最根本的问题是,需不需要因为学英文而做出前述各方面重大的牺牲?如此舍本逐末、一意孤行的政策,长远将造成文化的贫乏与创造力的平庸。这种可以预见的窘境恐怕与主事者对「双语国家」的天真想像有天壤之别。(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