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鋼鐵之心的男人─陳文傑 所有創作皆是柔情細膩的鍛造而成
陈文杰将脑中所有的灵感恣意地挥洒,透过个 人的细致工艺,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
即使是生锈或使用过的老铁,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残缺美,陈文杰将钢铁生硬冷冽的特质,以艺术形式赋予新的语意,让钢铁不只是一种材料、一门产业。
文.陈怡瑄 摄影.温伟廷
「我从事工业设计有四十年的经验,开发一项商品,从草图绘制,到开模量产,每一个零件都要精准的按照尺寸比例生成,在设计上也要考虑如何平衡商品美感及功能或执行的可能性。如今能够不用考虑尺寸,不用照图制作,自由自在的进行创作,才是我真正最热爱的事。」
千锤百炼 造就一颗枝枒
在各个废铁回收场、工地甚至是海滩上都能找寻到他身影,眼光独到的陈文杰将拾回的每块废铁塑形、槌打,让钢铁不再只是工业产物,更赋予他们文化创意的不凡生命。
四年前受疫情影响,陈文杰毅然决然地放下工作,并全身心投入金属雕塑艺术,仅花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在金属雕塑艺术方面大放异彩,他笑称自己在艺术这行还只是幼稚园的程度,但却用作品狠狠地敲开大众全然不同的新视野。
回忆起当时完成的第一件作品《疫后彩虹》陈文杰感慨地说到,身为工业设计师的我,当时因疫情,无法再自由地出差及许多工作停滞,对我个人的各种冲击和影响巨大,在这样的心情和压力之下,我完成了《疫后彩虹》这件创作。作品的人物就像是我,肩背重担,心中焦虑,脑中钉满思虑烦忧,脚上犹如被钉住束缚,想前进也无法行动,只能曲着身子,勉强的维持着半坐姿。
陈文杰将心情写照与作品完美融合,具象中带着抽象,其中主角的头上,虽然痛苦无比满是钉子,但却有一个新的枝桠出现。陈文杰补充道,这便是一个新的希望,象征痛苦都只是暂时的,无比韧性的我总会等到雨过天晴的那天。
《神龙》2022 年创作/ 共1 版 金属雕塑
别人眼中的废铁
是他手里的宝贝
从日本武士铠甲、经典童话故事「杰克的魔豆」、佛经又或是上天入地祥龙,每个角度、弯曲与细节,都是陈文杰凭空想像出来的。在一片杂乱中,他总能翻找到可用的素材,便立即在脑中产生创作的灵感和蓝图,这也是最让他兴奋的寻宝及灵感喷发时刻。
曾在某个周末,陈文杰外出驾车途中经过海边,突然眼睛一亮,瞥见被人遗弃的瓦斯桶,顿时灵感一现,找了路边停车位,将车停了下来。一下车就走着爬着,越过大大小小的岩石岸边,再次定睛一看,果然是值得停留的素材呢!尔后他带着拾回的战利品,就进入工作室开始马不停蹄地创作,「从我取得这时,脑海中即浮现Q版达摩的样貌。顺着灵感,一点一点的雕塑完成。此件作品保留标志性的象征,结合我个人的色彩,将达摩童趣化!」
陈文杰笑着补充道,很多人都问我怎么老是捡一些别人丢掉的东西回来创作?我心想既然要进行创作,那便不要再增加地球的负担,因此以环保为基础,选择各种回收的金属来制作正合我意。在别人眼中,也许它只是坏损断裂的栏杆、锈蚀扭曲的铁片、用毕丢弃的铁桶,但在我眼中却都是无数的至宝!将脑中所有的灵感恣意地挥洒,透过个人的细致工艺,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我非常享受这样的过程!
从意象到具象,再从具象升华至抽象,陈文杰掌握钢雕艺术的要领,未来将会 持续保持初心,完成一次次自我跃升的理想实现
自我跃升 实现心中理想
而在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皆是陈文杰亲手槌打出来的,没有手稿,却将面部的轮廓、皱褶、羽毛、鳞片打造得栩栩如生,一下一下,一槌一槌,背后却少不了创作的伤害,明年即将要满六十五岁的陈文杰分享到,像是在焊接时的光亮造成的眼睛伤害,又或是将钢铁塑型时,手部肌肉过度使用所造成的长期发炎。
多年淬炼,让陈文杰在艺术这条路上逐渐发光发热。一次因缘际会下,他在中国大陆举办作品展,但作品从台湾寄到上海时却被卡关,苦等了一个多月无法解决,同为艺术家的曾英栋老师听闻这件事后,便建议陈文杰到广州大新美术馆,可以不定期在大新文创园驻村,并在这边创作、运输,不但免去进出口问题,也可以同广州大新长期驻村的艺术家们,相互交流,激发出不一样的火花,分享各自的创作理念及时空背景,从中探究自己创作时与个人、环境及万物的共鸣。陈文杰想了想,何乐而不为,便同意了曾英栋老师的建议。
从意象到具象,再从具象升华至抽象,陈文杰如今掌握钢雕艺术的要领,未来将会持续保持初心,并完成一次次自我跃升的理想实现,也期望能在环保艺术这条路上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