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连5涨创7年新高 通膨升温?央行这样说
央行在脸书说明国内通膨率应无持续攀升之虞。(资料照)
全球不断传出物价上涨情况,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国内汽、柴油价格周一(1日)将连续第5周调涨,来到近7年新高,民众不免担心国内是否有通膨问题,央行特别在脸书说明指出,今年台湾通膨率上升主要系油料费、运输费与蔬菜价格大涨所致;台湾因疫情控制得宜,较无如美欧等经济体之劳动市场紧俏及货运输入港口阻塞之供应链瓶颈等问题,待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供需失调缓解,通膨升温压力可望逐渐纾解,国内通膨率应无持续攀升之虞。
央行表示,近来全球物价上涨情况有感,台湾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如巴西,先进经济体如美国及欧元区之通膨率皆呈向上趋势,惟台湾相对温和。
央行并参考近期IMF评估通膨预期的指标,说明台湾总体经济基本面健全,应有助稳定民众通膨预期心理。IMF在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当一国的名目有效汇率贬值、经常帐余额与财政收支余绌对GDP比率下降(如经常帐逆差及财政赤字扩大),以及民众预期通膨率大幅上扬等4项制约通膨预期机制松动(de-anchoring),才易使通膨率持续攀升。
央行表示,目前台湾名目有效汇率升值、经常帐与政府财政收支皆健全,且若根据IMF未来3年后通膨预测值来衡量通膨预期亦相对稳定,台湾制约通膨预期之相关指标表现较其他经济体优异。因此,参考IMF所采用的这些指标,显示国内通膨率持续攀升的压力相对较低。
对于有人忧心台湾将重蹈早年通膨率大幅攀升的情节,央行也说明当前台湾的通膨环境已不同于往昔,例如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国际油价以倍数上涨)期间,由于经济活动对石油依赖度高,当油价大幅攀升,通膨率伴随走高(1973年8.17%、1974年47.47%;1979年9.75%、1980年19.01%)。
1990年前后,国内通膨率达4%上下,主因薪资连年大幅调高(1987~1992年年增率介于9%~15.5%),肇致薪资-物价螺旋上升(wage-price spiral),加以1990年波斯湾战争带动油价上涨。
2008年国内通膨率为3.52%,主因国际油价创历史新高(布兰特原油达每桶145美元),带动生质能源需求锐增,推升食物类价格(年涨幅8.56%)。媒体甚至创造了「农业通膨 (agflation)」的新名词,它是由农业(agriculture)与通膨(inflation)二字所组成;不过持续没多久,农产品价格就随油价下跌了。
央行指出,台湾长期处于低且稳定的通膨环境,且货币政策具有反通膨与反景气循环的特性;另目前行政院「稳定物价小组」的积极作为,以及油电价格平稳机制适时启动,在这些情况之下,应可降低民众对物价持续上升之预期心理,进而达到稳定物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