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爆量、管制不力…小琉球珊瑚受創 監院糾正4機關
监察院表示,小琉球沿海珊瑚礁生态系长期遭人为活动破坏,珊瑚覆盖率平均仅1成。图/绿色和平提供
监察院昨表示,小琉球沿海珊瑚礁生态系长期遭人为活动破坏,珊瑚覆盖率平均仅1成,主管机关评估游憩承载量时未考量海洋生态影响,且对热门潮间带游客总量管制不力,通过监察委员范巽绿、林盛丰提案,纠正海委会、观光署、鹏管处及屏东县政府。
监委表示,小琉球活珊瑚礁覆盖率2015年以前约3成至5成,2016年因圣婴现象海水水温异常升高,引发全球珊瑚大白化,但如垦丁等地珊瑚覆盖率都有恢复,小琉球却无明显恢复迹象,2021年至2023年平均珊瑚礁覆盖率仅约1成,全台最低。学者调查,小琉球海域珊瑚多样性愈来愈低,呈扁平化趋势,尤其浮潜与潮间带踩踏等人为活动,剧烈冲击珊瑚礁。
监委指出,大鹏湾国家风景区管理处2018年曾委外评估小琉球游憩承载量,但未考量游客数对当地生态影响及过度集中滨海景点的现象,确实不当。
监委表示,海委会前年起多次建议鹏管处,重新针对游客人数上限做适度评估及调整,却迟未研议,长期消极不作为,难辞其咎。
监委也发现,珊瑚礁生态系对水体中营养盐含量变化较敏感,海委会却未研拟更严谨适切规定,相较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海域环境保护规范与力度仍不足,导致珊瑚礁生态系持续恶化,海委会及屏东县都有检讨改进必要。
对于监院纠正,海委会说,过去无海洋保育法,海委会只能做协调统合机关,无强制力,海保法生效及相关子法完备后,实质能够扮演监委所期待角色。
屏东县政府回应,虚心检讨,县府近年积极作为,包括杉福、渔埕尾以及肚仔坪3处潮间带,今年7月起收取观光保育费,降低人为影响。
鹏管处说,已建立登岛人数统计制度,并规画步道串联景点,将游客分流至陆域游憩区,减少海域压力;亦针对潮间带进行人流管制,也正推进小琉球「绿色旅游目的地国际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