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立醫療簽署率不到1% 政府支持不足
民团指出病主法预立医疗决定书签署效率不彰,截至今天比率未达1%,主因是门诊量能不足,医师投入意愿低;图为民众在预立医疗咨商门诊签署预立医疗决定。本报资料照片
病主法是亚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权利的专法,昨迈入五周年,全台约有六点八万人签署预立医疗决定,但总签署量占台湾成年人口的不到百分之一。病人自主研究中心点出两大问题,除了咨商费用高,医院人力不足咨商门诊难开立,而政府支持力道薄弱,卫福部回应,影响签署率是「民众识能不足」,门诊增加恐面临有诊没人看的窘境。
病主中心行销企画组长邱宇晨指出,仅剩三六○天,台湾将迈入超高龄社会,善终课题迫在眉睫,台湾设有病主法,签署率却不到成年人口的百分之一,疫情期间签署人数下降,去年疫情解封后,单年度签署量达二点四万多人,与前年相比增加约一点二万人,但整体仍有极大的努力空间。
依病主法规定,预立医疗决定之前,得完整接受过预立医疗照顾咨商,邱宇晨说,谁可以咨商,病主法中有明确规定,需由一名医师、一名护理师与一名心理师或社工师共三人进行,其中医师多由肿瘤科、安宁缓和科等专科医师兼任,经专业训练,即可开设预立医疗咨商门诊。
预立医疗照顾咨商最基本都是一小时起跳,邱宇晨说,预立医疗咨商时间长,门诊一天可能只有一组客人,人流少连带影响收入,若政府支持力道不足,恐大幅降低医师投入意愿,仅剩有热情的少数医师,主动找护理师或社工开设门诊,但预立医疗不能一直靠「有热情的医师撑下去」。
邱宇晨说,卫福部虽设有奖励计划增加开设门诊的诱因,但医院须撰写报告才能申请,且奖励的门诊数设有限额。对人力已经紧绷的团队而言,根本无暇再处理繁复的申请流程,政府应强化对于医院的支持,放宽申请条件,采简便方式申请,并订出门诊达标量给予达标奖励。
卫福部医事司司长刘越萍表示,签署率低不是预立医疗咨商门诊量不足,而是民众识能不够,增加奖励机制、开设更多门诊,必须投入大量成本,却未必有民众上门,不如在既有流程中,让病人更容易接触到预立医疗咨商服务,并加强宣导力度,才是提升签署率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