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里不含羽绒 岂能放任以假充真
来源:中国青年报
“鱼香肉丝里没有鱼”只是个笑话,但羽绒服里没有羽绒,谁还能笑得出来?近日,浙江湖州织里警方披露了一起羽绒服造假案件,“7万件羽绒服含绒量0%”等话题很快登上热搜。据央视财经报道,部分电商平台的直播间里,充斥着大量这种假冒伪劣的“羽绒”制品。记者走访了南通的家纺市场,发现将“飞丝”添加到羽绒制品里,甚至用“飞丝”代替羽绒,已是“公开的秘密”。
羽绒服的“灵魂”就是绒子,这种如同蒲公英伞状的小团绒,赋予了羽绒服保暖轻便的核心价值。而所谓的“飞丝”,是指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既不蓬松也不保暖。然而,不良商家利用直播平台搭起一出华丽的舞台剧,用优质样品的展示、专业的检测报告、低廉的价格,让消费者在短短几分钟内被彻底“俘获”。然而,直播的即时性和信息不对称,使商家轻易就用含绒量为0的劣质产品,替换了在直播间里展示的优质样品。飞丝和羽绒的手感非常相似,普通消费者仅凭体感和吊牌,很难发现这种偷梁换柱的把戏。
“挂羊头卖狗肉”的骗局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信任,还在搅乱行业生态:优质品牌辛辛苦苦用品质打造口碑,结果被假货搅得一地鸡毛,最后劣币驱逐良币。试想,当市场上随处可见99元低价“羽绒服”时,消费者对羽绒服的预期价格就会偏离正常的市场价,真货就会失去竞争力。恶性循环之下,行业和消费者都成了输家。
不可否认,羽绒原料价格的上涨确实给行业带来了压力。在成本激增的情况下,一些厂家“脑洞大开”,直接把羽绒给“省”了。原料涨价绝不应成为以假乱真的借口,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以优质产品和创新能力取胜,而非牺牲诚信。
当然,对于羽绒制品的正常价格,消费者也有必要做到心中有数。以99元一件的价格购买“羽绒服”,真的能“捡到宝”吗?专业人士算过账,一件充绒量200克的羽绒服,光羽绒成本就要100元以上,再加上人工、面料、工艺、物流等各种成本和企业利润,根本不可能如此便宜。总想“捡漏”,恐怕是有点天真了。
当然,净化市场不能只靠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和理性态度,监管不足是问题的催化剂。既然“飞丝换羽绒”已经是部分家纺市场“公开的秘密”,何以监管部门会长期失察?此次湖州织里警方在直播间里发现端倪,并顺藤摸瓜查到源头造假者,其他监管部门也当有同样的洞察力和执行力。一些地方对于假冒伪劣现象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质检机制和严厉的惩治措施,使造假者得以“顶风作案”。当违法成本远远低于收益,造假者自然有恃无恐。
对于这类乱象,监管部门有必要深入行业,来一次全链条的“大扫除”,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对以次充好、虚假标注的生产行为“零容忍”,彻底斩断伪劣产品的源头。同时,还应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监督,特别是对直播带货这类新兴渠道,要有更严密的准入和审查机制,确保商品信息真实透明,并健全投诉渠道和维权体系,让消费者在遭遇假货时,能有畅通的申诉路径和切实的赔偿保障。对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要依法追责,加大惩罚力度,让造假者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