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人生下半场更精彩

参考消息网8月6日报道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近日发表题为《“与自己和解的感觉真好”》的文章,作者是塞巴斯蒂安·赫尔曼。全文摘编如下:

约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学者、维齐尔(仅次于法老的最高级官员)普塔霍特普用象形文字写道:“一个老人的生命尽头是多么痛苦啊!”这个典型的老人日渐虚弱,心跳越来越慢,越来越沉默。“他的智力减退,今天记不起昨天的事。”普塔霍特普描绘了一幅由痛苦、衰败、丧失和虚弱构成的老年生活的图景。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普塔霍特普是“衰退模式”的支持者。“衰退模式”认为,人后半生的主要甚至全部内容就是损失——这种刻板印象至今仍被很多人认同。即使在今天,许多人仍将晚年和人生下半场的大部分时间视为终场哨响之前漫长而痛苦的低谷期。

这种想法在古埃及或许成立,但在当今的富裕社会中,情况已经大为改善,正如作家兼文学评论家埃尔克·海登赖希所说:“我们的老年生活将不同于我们的父母辈。过去的人到50岁就已老迈疲惫,如今许多八旬老人仍身心健康,每天都充满活力。”

把握当下

心智健全的老年人虽然通常不如年轻人思维敏捷,但在其他方面具备优势。老年心理学家汉斯-维尔纳·瓦尔表示:“可以说我们在前半生认知速度更快,在后半生反思能力更强。”人一生中总会积累一定的知识,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技能和理解能力通常也会逐年增长,直到55岁左右。此后,这些能力将基本保持稳定,甚至优于45岁及以下人群的表现——这是美国认知研究专家蒂莫西·索尔特豪斯的一项研究结果。因此,从认知角度来看,大多数老年人有能力让退休生活充满意义和乐趣。

显然,到了70岁,生儿育女、教育培训或职业理想已经不再是大多数老年人关心的事,关注重心从成长与发展转向维持现状与规避损失。苏黎世大学心理学家亚历山德拉·弗罗因德表示:“这听上去像是人生停滞,但实则不然。这也是一种适应和改变。”这个阶段的重点问题是:谁是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我还想做什么?我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选择范围变小也有积极的一面:选择的数量可能减少,但做决定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弗罗因德说:“这种有限性迫使我们专注。”瓦尔也强调,随着年龄增长,人们显然更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再漫无目的地奔波,而是有了某种专注的平静和迟来的自由。尽管对新体验的开放程度通常会随着年纪增长而降低,但弗罗因德认为:“这也可以被看作一种优势,因为人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不再需要尝试一切。”

人在后半生也更可能将计划付诸实践,拖延的倾向会随着年岁渐长而减弱。显然,大多数人在没有“死线”的情况下很难做成什么,而终极“死线”无疑是生命的终结:人到晚年,“把握当下”似乎不再是一句空话。要立刻去做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否则可能为时已晚。对未来的期望越少,当下就越重要。

幸福秘诀

因此,老年阶段似乎会出现某种“积极效应”——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劳拉·卡斯滕森提出的概念。老年人积累美好体验的动力更强。同时,研究表明,老年人比年轻人更能消化和克服负面经历与压力。海登赖希写道:“与自己和解的感觉真好。”此外,自信、自控力和情绪稳定性也会随着时间推移有所改善。抱怨变少,目标变明确,行动更多,磨蹭更少。因此,瓦尔认为,老年生活还是为“高质量的新发展”提供了条件。目标和愿望可能变小,但也更容易实现,失败也会减少:这听起来像是幸福的秘诀。

瓦尔指出,大多数老年人并不需要更多物质财富。弗罗因德也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在老人心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通常比年轻人更小,至少在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富、无需再为生计努力的情况下如此。瓦尔认为,老年人甚至常将财富视为负担,他们的关注点从物品和地位象征转移到社会连结,例如密友与家人。瓦尔表示,老年人“非常善于维系乃至进一步发展与身边重要的、情感意义特殊的人的关系”。这当然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随着年龄增长的显然还有为后人留下一些东西并回馈社会的意愿。瓦尔认为:“人到老年,价值导向的目标更为重要,例如正义、感恩以及与他人共处。”利他主义和同理心通常在人生后半段更为明显,帮助他人的意愿以及付诸实践的可能性也会上升。瓦尔指出,在照护、志愿服务、捐赠和环保等方面,老年人展现出的意愿不比年轻人弱,甚至更强。弗罗因德说:“很多老年人都觉得有必要作出有意义的贡献与回馈。”

不过,弗罗因德也指出,许多关于老年优势的研究还是比较局限,不应该从中勾画出一幅积极到失真的老年生活图景。然而,将老年负面夸大为停滞、没落、衰退与病弱的阶段也是错误的。瓦尔认为,这是一种“自毁的叙事”,无益于任何人,遗憾的是却普遍存在。(编译/钟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