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邊海神海蛞蝓」疑首次現身基隆 待DNA檢測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近日在基隆市潮境保育区现身,共有12只,今天上午疑以又有1只,但海科馆根据外型与体色研判和「缘边海神海蛞蝓」相似,待DNA检测,若确认属实,将是北台湾首次纪录。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产学交流组主任陈丽淑今天表示,2010年台湾首次发现「蓝天使」大西洋海神海蛞蝓,2013年12月1日基隆市长潭潮间带首次发现,2021年2月4日第2次出现,昨天再次现身,迄至共发现12只大西洋海神海蛞蝓。
陈丽淑说,今天另发现1只外型与体色和「缘边海神海蛞蝓」较相似,但仍需透过DNA检测才能精准确认,若确认属实,将是北台湾首次纪录。
陈丽淑表示,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体型身长约1.3公分至4公分,近日发现的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体长约2.5公分,这类以僧帽水母、钱币水母等为食的生物,也是大自然控制僧帽水母不会过度繁生的自然平衡。
陈丽淑说,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会将空气吸入胃内的气囊形成气泡,让自身漂浮在海面上,追逐着食物在海面上到处漂流,漂流时面向天空是蓝银色「腹部」,海面下的灰白色则是背部,体色加上仰式漂浮法是大西洋海神海蛞蝓自我保护的方法之一。
海科馆提醒,僧帽水母、钱币水母及帆水母这3种体型不大,却带着蛋白毒性的刺丝胞动物,常是大西洋海洋海蛞蝓的食物,吃下的水母刺丝胞聚集在手指状的裸鳃前端,转化成「秘密武器」用来防御及补食,因此虽然大西洋海神海蛞蝓很美丽,但是有毒,呼吁民众不要好奇去触碰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