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安庆往事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先生,让中国人端牢了饭碗,不再饱受饿肚子之苦。袁隆平先生去世后,亿万国人痛悼巨星陨落,哀思写满了中国人的微信朋友圈。我们在无尽缅怀先生的同时,也想起了他和安庆的一些往事。
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经理王联合是桐城人,幼年生活在金神镇,对饥饿感仍记忆犹新,但袁隆平先生改变了这样的状况。他说:“分田到户后,家里尝试种了三分杂交水稻,除抗倒伏外,一样下地施肥,那块地多收了三五斗。碗里的稀饭从那天开始渐渐稠密起来。”
据桐城市原范岗镇党委书记马洪耕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应安庆市科委邀请,袁隆平曾到桐城青草、老梅等乡镇考察,指导杂交稻种植工作。马洪耕等有幸聆听教诲,为袁隆平先生的大师风范所折服,至今深深感怀老人家为农村、农业、农民的鞠躬尽瘁。
2000年7月5日至7日,袁隆平先生来安庆主持召开全国两系优质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并在会上作报告。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和安徽 5省有关政府、科委、农科院、农业局的专家和领导及种子公司负责人近 20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期间,袁老带领多位农业专家学者,亲临怀宁皖河乡同福1500亩早杂示范园区、三桥镇金闸1000亩早杂示范片实地参观考察,对安庆市栽培两系早杂的种植水平之高、面积之大给予充分肯定。当时,安庆市有112个乡镇示范种植“两系早杂香两优68”,其中7公顷以上示范片6个。
媒体记者胡建生回忆,当时袁老已逾七旬,皮肤黝黑,身穿粗衣,俨然一位朴实的农民,但走起路来,神采奕奕,走在田埂上如履平地,一双粗黑的双手,托着金灿灿地稻穗,犹如抚摸出生的婴儿一般亲切。
袁老对时任安庆市长赵树丛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搞科研的,就是要依靠科技,来大幅度地提高粮食产量,这样民不愁,国则强。”
赵树丛市长说:“安庆粮食种植面积有570万亩,总产量190余万吨,其中优质品率达80%以上。”袁老听后很高兴地说:“安庆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要多种植杂交稻,来提高粮食产量。”
2006年,安庆市试验示范“二代超级稻”最新农业科技新成果成功后,袁隆平先生给予充分肯定。他亲自安排5.1万公斤“二代超级稻”、1千公斤“三代超级稻”良种和1.2万元科技经费,支持安庆市开展超级稻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工作。
安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至今还使用袁隆平先生的题字。在安庆江滩公园,袁隆平先生照片高悬,彰显着安庆人民对他科学家精神的推崇,及对他于安庆贡献的铭记。
七十多岁的桐城乡民叶礼全动情地说:“毛主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袁隆平让我们饱起来。饿了半辈子肚子的我,应该记得感恩。我为先生禁食一餐,以示怀念。”
在此,经作者同意,分享文史学者、诗人陶渡庵(桐城籍)的作品,以表达我们对袁老的深切缅怀之情。
惊闻袁隆平院士驾鹤道山
文/陶渡庵
忽尔一声惊霹雳,举国人民咸悲戚。
千古农神道山归,满屏追思何历历。
忆从前,荒馑年,辘辘饥肠谁汝怜。
粒米熬成清水粥,照人黄瘦如厕急。
几回忍饥冻锅盖,东突西奔争野菜。
风猎猎,醒小岗,全会春雷燕泥香。
嘉禾知是公培植,稻下乘凉宁暇息。
拼却田头九十春,惟愿斯民俱饱食。
后稷功高更谁论,一饭难忘袁老恩。
国士心,昭日月,万古辉光长不没。
送公归去云苍苍,普天长颂无休歇。
记住这米香,记住这深恩
文/陶渡庵
饥饿两个字,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可能最为刻骨铭心。
记得小时候,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又冻锅盖了!”她看着我们,无可奈何地叹息着,眼里时有泪花。所谓“冻锅盖”,就是没米下锅的意思。那个寒风刺骨的正月,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艰难度日。家乡处于半圩区、半丘陵地带,非涝即旱,基本靠天收。青黄不接的时节,一日三餐只能喝稀粥。遇上灾荒年,稀粥也很难喝上,能有几粒米熬出清水一般的“粥”就很不错了。端起这样的“粥”碗,就如同照镜子一样,能照出饿得几乎变形的五官。上午第一堂课,就忍不住要跑几趟厕所,肚子很快就叽里咕噜地叫唤不停,哪里还有心思听课?
不久,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来,冰封的河流解冻。我们第一次听说了神奇的“杂交稻”,也第一次听说了袁隆平的名字。村人高兴地争相传报:亩产上来了!我第一次发现,我家交了公粮后,家里的小粮仓仍然堆满了稻谷。从此,我家再也没有“冻锅盖”。
此后,袁隆平的名字一直与我们相伴,在课本里,在报纸上,在电视中。乃至今天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他的名字始终是人们追捧的“热词”。
让十四亿中国人不再挨饿,能吃饱饭,这是何等伟大的功业啊。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甚至走出国门,走上了东南亚、非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饭桌,一度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而“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是袁隆平一生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就是千古农神,他就是当代后稷啊!
他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今天,这位倾尽一生为“稻粱”谋、为民生计的国之仁士,已悄然驾鹤归往道山。人们会永远记住他,记住这弥漫的米香,记住这难报的深恩。
应天长·挽袁隆平院士
文/陶渡庵
一生胸次何超卓。要与田畴相践约。弄泥丸,穷碧落。爱极稻花香绰约。
乘凉梦,禾下乐。九十春风如昨。但使众生忘却,从前饥岁恶。
问天胜举谁成就。饱暖笙歌衣锦绣。百年来,今时候。壮字丰碑铭众口。
米犹香,人去后。伟业功勋谁右?泪罢却看陇亩,公笑还依旧。